新世纪设计观
----------------------------------------------------------------------------
----
2001年08月24日21:13 来源: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提供 本文点击次数:22 -- 编辑:d
olcn
-- 李亦文
未来设计将怎样发展变化?未来设计的目的将是什么?未来设计评价的标准将如何变化
?未来设计对人类的发展将意味着什么?在现代设计塑造了一个“人为世界”,而“人
为世界”正从许多方面畸形的塑造人类自身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
人类精心设计的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在人类陶醉其辉煌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制
造了大量的垃圾和负荷,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而破坏的进一步恶化已不可避免。这已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公认。唯一我们能做的,只是希望将这些破坏的进一步恶化,能在我
们清醒的意识下发生和减缓。而不使这些破坏的进一步恶化变成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
这将使人类逃离绝境,使人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敏感,更加人性,更加道德。
现代工业“文明”的危机使我们开始怀疑现代设计伦理的正确性。现代设计一味地、盲
目地求新、求异、求变化,最大限度的刺激消费,是现代工业“文明”悲剧的根源。未
来的设计应该有新的伦理规范,从而避免和减缓这些悲剧的发生。未来设计将建立在人
类广义的生存之道上。设计的重点将是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减缓环境恶化的速度,降
低消耗、满足人类生活需求而不是欲望,提高人类精神生活质量。
我认为,未来设计首先要考虑下列问题:产品能否从长期意义上改善人类生存空间和环
境。能否有助于维护全球性生态平衡及品质。是否能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过剩生产。因此
,展望未来,设计文明将优化现代工业“文明”,“少而优/Less but better”将是设
计艺术的新的伦理规范和哲学思想。
刺激消费的美学观念,无论你承认与否,几乎成了现代设计唯一的评判标准和伦理规范
。这正是能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失调的根源。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和倡导合理消费
的美学观念,形成新的设计评判标准和伦理规范。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平衡生态。
当然,新的观念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不能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一种时髦的论调。而
应赋予实践,落实到具体生活方式的改变上。只有这样,新观念才有意义。
例如,用新的观念来看待“耐用品循环利用”问题,就会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利
用”不能仅停留在材料的回收利用上。应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假设,耐用品不再象现
在这样被全权销售,产权仍归生产厂家,消费者只购买商品的使用权和维修权。当产品
使用后,将回到工厂翻新,维修保养,再回到市场,再次被使用,直至报废,然后用于
材料回收再利用。这样就安庆改变了人类对耐用品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亦改变了设计师
对耐用品的设计重点。把刺激消费(资源滥用)的旧观念引向合理消费(资源耐用)的
新观念。要实现这一改变,将是未来每一个设计师,设计教育界,设计团体及生产厂家
的责任和义务。
现代的产品设计还停留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系统设计上,从未来角度来看,这是孤立
的,表象的,静止的,狭义的。未来的产品设计将着眼于产品相关环境的设计上,是相
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当然,要设计师们和企业家们立即改变观念,设计生
产出符合未来标准的产品决非易事。这将面临太多太多的难点。特别是在当今刺激消费
,市场经济的大形势笼罩着整个世界,要做一点真正有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好的设计是
非常难的一件事。不过,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正在唤醒越来越多
的有良知的人。从每天用的各类产品,到自认摩登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其中究竟有
多少是必要的?人类制造了太多太多垃圾,宁人迷惑,压抑,不安。因此,变是必然。
“合理消费”,“道德经济”是未来人类自救的方向。
未来设计和工业的职责有其伦理性和道德性。好的设计,好的工业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
现。
我们要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这种观念完全不同于传统
的观念。传统的观念把设计看成是舞台灯光。设计只是为了创造瞬间的吸引力。不择手
段的迎合它的目标观众。不管它有没有长远的好的互动,都可以称为好的设计。因为,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设计没有永恒的色彩。在这个保护伞下,产
生了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新奇,使得对表象美感的追求高于了内在美感的追求。回顾设
计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刻意为新而新,为异而异的设计很少有好的新设计。相反,
不求新不求异,只求做的更好的设计,往往都是好的新设计。这里面有个哲学道理,外
在的新来源于内在的美。
不过,许多人依然相信,未来的设计不会有本质的变化,设计的中心依然是用短期行为
的设计迎合人类的各种欲望,无需关心后果。他们认为设计造成的危害是微乎其微。明
天的科技完全能够解决现代文明造成的一切的破坏。这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观点,而且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凡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一族。这是因为现代教育的局限性还是学人的
傲慢和偏见。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从不以高贵或阳春白雪自居,从不应有偏见。而应该始终保持谦虚谨
慎的,勇于批判的,高瞻远瞩的态度。受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学会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什么
是错误,什么应该发生,什么不应该发生。
学人作出的决定应来源于客观事实。来源于对人类乃至世界宏观的领悟。而不能只停留
在某些幻想中,偏见中,盲目地满足人类短期欲望。如果学人们,特别是设计师(未来
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能够做到这一点,人类文明将向前推进一大步。
要改变人类长期形成的设计或造物的伦理道德观念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能从人类
思维方式上加以改善,这将是非常可喜的成就了。设计正是处在思维的最前沿,因此,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未来的设计思维方式。
未来需要真正诚实的设计,优秀的设计,这些设计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全球意识,降低
物性技术的控制力,增强人性技术的控制力之上。使人类进入真正有序的主宰地位,而
不是现在自认为主宰的被主宰的被动地位。
未来的设计是对设计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从设计师到大众逐步推广,通过诚实的,优秀
的设计构筑人类长期的,高质量的未来生活方式,生活空间及环境。
德国设计委员会主席Dieter Rams 明确提出,德国设计委员会的宗旨是:本着全人类的
原则,努力影响政界、商界接纳“设计对环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类今天漫不经心的设计,将是人类明天极具破坏性的灾难。一次性的快餐盒,制冷用
的氟利昂、碱性干电池、汽车噪音及尾气、通讯设备的电磁波、人造板中的甲醛、产品
的过剩生产、传媒无情侵犯、工业废料、核废料等等,举不胜举。
因而,未来的设计必须是吸取过去的教训,综合考虑全球性的工业需求,媒体需求,人
类的高质量生活的真正需求(而不是欲望),达到最大限度地使用人类有限资源和能源
的目的。
中国和世界的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正面临着工业现代化和信息现代化并进的复合时代。
因而,面临太多太多新的领域和问题。但我们有发达国家在发展工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
的教训作为起点。应该能做得更好,更理智,更客观,平衡好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生
态环境平衡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生产,重复性的投资,节省材料,节省资
金,节省时间。中国将有可能在未来设计中走出自己的特色。
在未来的竞争中,重点一定是在提倡发展新技术、新科学方面,同时也在发展普及、保
护和延用生态环境的理论方面。而设计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大有作为。但未来设计必须要
有一个全球性的有效的,共同的设计伦理道德规范和设计政策。这是未来人类发展战略
不可缺少的常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地球村,交流更多,互动更多,更具宏观统一性。
在未来,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着“质”的增长,已不再是“量”的增长,不再是铺张浪费
,破坏资源,增加负荷。设计的质量将是产品总体质量的关键。设计师及设计工程师应
把自己的作品完全容入工业文明新概念的研究中,将对产品总体质量负责。
在未来,产品求新,求变化是必然的,但它不应来源于市场,而应来源于社会,来源于
新的伦理道德规范,来源于新的产品哲学思想“少而优”。我认为,实现“少而优”是
未来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首先是人类本身,其次是资源和能源的合理使用。目前在世
界许多地区和部分城市人群中已引起了关注。
未来需要的是智慧的科技和智慧的设计。而现代工业生产象脱缰的野马,裂性大发。象
晚期的癌变,超速增长。越来越少的人能够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垃圾。给
我们这个本来就不大的空间和环境不断增加负荷。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我们开始认识
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呼唤未来设计,我们呼唤工业文明的新概念。
--------------------------------------
作者简介:
李亦文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 副教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曾留学英国,获英国伦敦中央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学位
87年回国创办深圳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通讯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大学艺术学院 邮编:518060
Tel: (0755) 6535833 Email: iwen_design@hotmail.com
--
FROM 166.111.1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