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时代,他被称为球场上的“微笑刺客”(Smiling assassin)
。现在,身为尼克斯总裁的他则拥有另一个很酷的绰号“纽约教父”(God fat
her of New York)。无论是刺客的冷静还是教父的果敢,托马斯的性格
都很容易在他贫民窟的儿童时代找到痕迹。
童年记忆无法抹去
走在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第33街的路面上,伊塞亚·劳德·托马斯很幸福,他
的步伐不疾不徐,走得很从容,脸上挂着成功中年男人般自信。偶尔有球迷冲他打招
呼,托马斯很开心地回应着。
生活在纽约的感觉相当不错,但如果把历史拉回到将近四十年前,那个时候的托
马斯却是走在芝加哥西部一处贫民区脏乱不堪的路上。
周围的环境十分糟糕。托马斯和他的兄弟们满大街地疯跑,去吓唬口中衔着老鼠
的猫,为的是让猫吐掉口中的老鼠,而他们会乐颠颠地捡起老鼠,回家煮老鼠肉吃。
他们还喜欢在附近街道“蹲点”,探察一些黑帮的“火并”情报,然后得意洋洋地向
同伴炫耀最近是哪个帮派最为厉害,在争斗中占得上风。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在这个地方就是要为生存不停打拼。”托马斯说。
一直到今天,他对于苦难的童年生活记忆犹新,只不过现在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少
了许多辛酸,多了几分悲壮的英雄味道。托马斯说:“我们那时每一天都要为生活奔
波,如何弄到吃的、如何在学校里不被别人欺负,都是大问题。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
,会逼迫着你养成对生存最为敏锐的直觉。这里没有成文的规则,但是只要你在那里
生活过一段时间,你会明白其实有着残酷的生存法则。”
在这个贫民区,托马斯学会他日后赖以生存、发展和成名的许多东西:如何在篮
球场上真正地征服对手;如何在只有三岁的时候就成为明星,让周围的小伙伴都听你
这个头的话;如何更好地保护你和你的家庭,不被遍地都是的暴力所伤害。
很多人说托马斯自从执掌尼克斯这个俱乐部以来,显示出足够的“铁腕”。这一
点说得没错,这是托马斯自从记事起就养成的强硬性格,他在短短的时间里,踢走尼
克斯的六名球员,解雇看不顺眼的主教练钱尼和两名助理教练。
为了总冠军,托马斯可以干一切事情,即使这意味着得罪人,但托马斯不在乎。
如果为他之前42年的人生下一个注脚,“强硬”无疑最为贴切。
在苦难中学会微笑
1972年的某一天,12岁的伊塞亚·托马斯正在芝加哥的一个台球厅闲逛,
他倚在门口看着别人打球。突然,一个男子怒气冲冲地闯进房间,他的妹妹被人强奸
了,据说坏蛋跑进台球厅,他一路追来。
男子最先看到的就是站在门边的托马斯,以为他就是那个坏蛋,拔出别在腰间的
枪,黑洞洞的枪口顶在托马斯的脑袋上。换一般12岁的孩子,早就吓得哇哇大哭,
瘫成稀泥了,但托马斯不是这样软蛋,他令人出奇地平静,脸上还浮现出奇特的笑容
。那名男子被托马斯的异常镇定所震慑,慢慢放下手中的枪。
这种事情当然不会吓倒托马斯,他从小就生活在饥寒交迫、暴力肆虐、为生存挣
扎的环境中,他的两个哥哥因为吸毒和犯罪而死。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事情,托马斯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过。
托马斯的哥哥拉里曾经说:“我现在还喜欢啃自己的手指甲,人们认为这是一个
人紧张时的表现,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孩子来说,不是这样。我们从小经常挨饿,受不
了的时候就喜欢啃指甲,吃手上的皮,然后喝点水吞下去,就像吃人肉一样。”
来到纽约后,托马斯说他经常从噩梦中惊醒,他梦见死去的两个哥哥,自己正在
被黑帮追杀。醒来后,怔怔发呆的托马斯盯着死去的哥哥乔治的照片痛哭不止,乔治
生前非常疼爱托马斯,但他们早已生活在阴阳两界,判若人鬼,乔治的骨灰被撒在他
童年居住的那个贫民区一块空置的角落里。
生活就是如此地充满磨难,没有被打倒的托马斯逐渐成熟,形成他日后闻名NB
A的强硬性格,但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苦难没有让托马斯变得暴戾和冷血,不近人情
,导致畸形人格,托马斯学会了乐观,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他在人生最为困难的时
期,仍然是微笑着去面对,积极应付。
天生球星天生叛逆某
拉里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小的弟弟托马斯当年的一幕:十几岁的托马斯穿着哥哥的
漂亮西装在街上晃荡,那是拉里靠赌博赢钱买的衣服。托马斯还在手上把玩着骰子,
他想练就一手掷骰子的好活,像哥哥一样赌博赢钱去买好看的西服穿,过上花天酒地
的日子。
拉里上去就给托马斯一个耳光,恶狠狠地说:“小孩,你搞错状况了,这样做根
本不对。”或许是意识到自己过于粗暴,拉里稍微平缓地教训说:“你是我们家中最
小的孩子,未来的希望都靠你了。你的篮球打得很不错,那就去练球,最后进入NB
A打球,那才是真正有出息的事情。”
最后,拉里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已经无法回头,但你不应该走我们的老路。赶
紧把骰子扔掉,去练球!”
拉里和家中最大的孩子亨利都是家边的痞子混混,在街面上打打杀杀地讨生活,
但他们并不喜欢这种生活,希望自己的小弟弟出人头地,过上体面的日子。让他们高
兴的是,托马斯一度的“叛逆形象”被纠正过来,没有成为又一个不良少年。
最终,托马斯实现了哥哥们的梦想,走进NBA,甚至比他们想得更棒,成为底
特律的城市英雄,NBA的超级巨星。
可托马斯的骨子里依然有着叛逆的基因,这也因此成为他在职业生涯中被批评最
多的原因:
1985年,托马斯联合约翰逊等球员在全明星中摆菜鸟乔丹一道,让飞人记恨
在心,最终把托马斯从梦一队的名单中“做掉”;1987年东部决赛,“微笑刺客
”被大鸟伯德断球,“花大虫”罗德曼说了句经典的“如果伯德不是一个白人,他绝
对不会被吹嘘得那样棒”,引起轩然大波,托马斯为饱受责难的罗德曼辩解,被疑为
幕后主使;1990年6月,在活塞二连冠后,有媒体爆料说他卷入美国职业体育历
史上最大的一起操纵比赛的赌博案;1991年东部决赛,他因为不满裁判判罚,在
比赛还没有结束、也没有被教练替换的状况下走出赛场,震惊NBA。
好也罢、坏也罢,这就是托马斯性格中的一部分。
我要为纽约赢冠军
也许,这样说还太早,但自从去年12月23日接掌尼克斯以来,这支球队的巨
大进步有目共睹——斯科特·雷登还是尼克斯总裁的时候,这支球队是10胜19负
,与魔术、奇才等烂队混迹在东部的草根阶层,暗无天日;但在托马斯出任总裁,大
刀阔斧地革故鼎新之后,尼克斯脱胎换骨,在之后的36场比赛中19胜17负,至
今以29胜36负的战绩居东部季后赛第六。
照这个势头打下去,前两个赛季充当落寞的季后赛看客的尼克斯本赛季昂首跨进
季后赛,实现这支老牌东部强队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崇尚铁血的铁腕总裁托马斯
被名正言顺地称为“纽约教父”,指日可待。
他还有一个更为伟大的梦想——“我来到纽约的目的,就是要为这里的球迷献上
一尊总冠军奖杯。”托马斯的语气虽然很平静,但是他闪闪发亮的眸子里燃烧着球员
时代般的激情,显然,那是对胜利、冠军与尊严的深深渴望。
没有母亲就没有一切
在纽约的一所豪宅里,几个大男人恭敬地坐在一位81岁老妇人的身边。她就是
托马斯的母亲玛丽。如果不是玛丽的严格家教,托马斯现在不会在纽约拥有豪宅,更
可能是在芝加哥的某个监狱凄度人生。
上个世纪70年代的某一天,一群地痞流氓来到托马斯的家门口,准备带他一起
出去玩。就在他们在门口狂喊托马斯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玛丽出现了,她手里端着
一支短粗的气枪怒吼道:“这里只有一个黑帮,我就是黑帮老大。赶快从这里滚,不
然叫你们的脑袋开花。”小流氓灰溜溜地跑了。
正是玛丽的严格监护,才使托马斯避免被周围充满暴力、毒品和犯罪的恶劣环境
污染。玛丽前后一共生下9个孩子,托马斯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家中不仅食物和暖气
不能保证,有时还得在地板上过夜,他们的父亲更是在托马斯三岁的时候抛妻弃子,
母亲玛丽坚强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她对孩子的家教很严,托马斯有一次夜宿不归被玛丽罚一个暑假都不得出门。为
了怕托马斯被其他坏孩子带坏,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伟大母亲玛丽也因此成为1
990年美国一部电视剧的原型。
托马斯没有学坏。孩提时的艰辛让托马斯成为NBA最“施瓦辛格”的硬汉之一
,他从接触篮球的第一天起,就始终保持着永不服输的精神,因此成为球场上不可多
得的帅才:1978年,他就读韦斯特切斯特的圣约瑟夫中学,第一年就率领校队夺
取全州冠军,第二年就代表美国获得泛美运动会金牌;上了印第安纳大学之后,大二
就率领球队获得NCAA的冠军;进入NBA后的第二年,他就担当起球队的领袖角
色,并且在1989年、1990年两次率领活塞夺得NBA总冠军。
--
FROM 202.1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