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ssenschaft (淮水楚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渑池之会的背后:赵国输的实在太惨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20 22:47:38 2020), 站内
从公元前282年到公元前280年,秦国大将白起不辞辛苦,三征赵国,屡战屡胜。就在世人纷纷以为秦军的下一记重拳一定会打在赵国身上的时候,秦昭王却突然向赵惠文王发出了会盟邀请,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渑池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以赵国不愿配合自己联军攻齐为由,命白起攻取赵氏的祁城与兹氏;
公元前281年,白起再度统军伐赵,又占领了蔺城和离石;
公元前280年,白起三征赵国,攻占光狼城,斩首三万。
秦国连续三年对赵用兵,而且统军出征的都是大将白起,这是极不寻常的。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公元前295年至266年——也就是穰侯魏冉主政秦国的这30年中,他所制定的秦国对外扩张的总体规划。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这样一条“三部曲”式的线索:
公元前295年魏冉拜相之初,秦国刚刚遭遇了五国伐秦的厄困,丢掉了封陵、武遂等黄河沿线的战略要地。
此时摆在魏冉面前的首要任务是重新打通东进中原的通道。这就要求秦军必须集中兵力扫除韩、魏两国在洛阳西、南两面凭借山险构筑的防御屏障。于是才有了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
经此一战,韩、魏两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抵御秦军东进中原的步伐。但此时秦国东征军的右翼却暴露在了楚国的面前。为了解除楚国对秦军右翼的威胁,公元前278年白起率军攻楚,烧夷郢都,迫使顷襄王迁都于陈。楚国从此兵势败散,不复能竞。
打垮楚军之后,魏冉再次将秦军主力调回中原对准韩、魏,并于公元前273年击破赵、魏联军于华阳城下,斩首十三万,沉赵军两万人于黄河之中。而这一场大战役的指挥官不出意外仍是白起。
从上述史实的梳理中我们应该能看出这么一条规律,那就是作为魏冉一手打磨的屠龙刀,白起是执行魏冉领土扩张计划最得力的人选。白起人在哪里,往往秦国对外扩张的主攻方向就在哪里。只要他现身的地方,动辄出现规模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大战役。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认识回过头来审视公元前282年至280年间白起三征赵国的行动,他的目的可就令人费解了:
连续三年伐赵,貌似秦国攻赵的决心和意志都很顽强。但这三次战役的规模又都不大,而且按照秦国东扩的三阶段计划来看,地处北方的赵国显然不在秦军的主攻方向上。那为什么魏冉还要命白起不辞辛劳地三征赵国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补充一段在《史记》中失载的史实。
据杨宽先生《战国史》一书所说,公元前284年乐毅破齐之后,秦国成为了地缘形势最为有利的强国。魏冉最初的计划并不是趁齐国失败的当口南下攻楚,而是东向攻魏。得到白起出征魏国的消息后,苏厉曾经对西周君预言:
“白起是攻善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战国策·西周策》
但战役的真实结果却与最初的预料大相径庭。名将白起居然在魏都大梁西北的北林被困住了!
因为此时的魏国乃是山东诸侯的“纵亲之腰”,无论燕、赵,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国被白起消灭。于是在秦军兵临城下之际,赵国起兵十万,燕国起兵八万,纷纷加入了这场大会战,由此造成了白起的困局。
攻魏的失败给了秦昭王和魏冉一个深刻的教训:秦国虽强,但只有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才能保持较高的胜率。一旦山东诸侯兵连势结,秦国就有可能陷入被动。伐魏不成,秦国调转兵锋,南下攻楚。
对秦军的攻楚计划,台湾三军大学所编《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这样分析的:
秦昭襄王既决定三路攻郢,乃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命司马错发陇西之兵入蜀,并由蜀进攻楚之黔中郡,拔之。于是南路之进军告成。司马错又分一部之兵,由巴郡东下,达于夔巫,准备东出巫峡以攻郢之西。另一路军由武关东下,攻取楚之汉北及上庸之地,进入桐柏山地区。——《中国历代战争史·春秋(下)》
公元前280年三路攻楚的秦军都已经开始行动了,白起这时候在干什么呢?他还正率兵攻击赵国的代邑呢。难道攻魏失败之后,秦昭王和魏冉还不汲取教训,仍想同时对赵、楚两个大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吗?
以秦国的国力,我们都知道它绝无可能同时打赢这两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后来长平之战中单为对付一个赵国,秦昭襄王把秦国15岁以上的壮劳力全都派上了前线,而他的曾孙秦始皇遣王翦攻楚,一次投入了60万大军,秦国甲士为之一空。
重创楚、赵之中的一国,秦国都得吃出吃奶的劲儿,以秦昭王和魏冉的精明,不可能算不出同时与赵、楚两强搏命的后果。
攻楚的前哨战已经打响,白起还滞留在赵国的阵地上,我以为这绝不是大举攻赵的信号,相反秦昭王和魏冉应该是要虚张声势,就用白起这头虎来震慑赵国,防止它像当初援魏那样阻碍秦国的攻楚大计。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白起三征赵国的战役规模看起来都很小——此时秦军主力已经在南方集结,摆开架势要大举攻楚了,秦昭王还能拨出多少军队供白起在赵地用兵呢?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秦国高层任用白起的这样一个规律:白起往往不会在大规模战役刚开始的时候现身前线,总是等前哨战打完了,进入战役关键阶段,他才接掌兵权。
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前哨战是在公元前294年由秦将向寿率先打响的,等到次年韩、魏联军的主力到达,白起才就任秦军统帅;
公元前278年的破郢之战,前哨战是在公元前280年由秦将司马错率先发动的,到公元前279年白起才从赵国南下,接过伐楚的北路军指挥权。
至于后来秦、赵之间发生的长平之战也同样不出此例。王龁在长平前线与廉颇缠斗多时,直等到赵孝成王换将,命赵括为帅,白起才悄无声息地走进了秦军大营。
可就算白起不必在第一时间赶赴荆楚前线,他总还得有南下的一天。到了公元前279年,秦国的三路大军都已翻越郢都外围的山川险塞,从北、西、南三面逐渐形成对郢都的合围之势,白起动身的时候终于到了。南下之后,他指挥北路秦军连下鄢、邓、西陵诸城。
此刻,或许留在赵国战场上的最后一支秦国偏师都随着白起南下了,秦昭王和魏冉又该用什么办法来拖住赵国可能的援楚之军呢?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
(公元前279年)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在白起南下的几乎同时,秦昭王向赵惠文王发出了会盟邀请,邀约赵王于韩地渑池举行一次“好会”。
秦国邀请赵国会盟的目的:打垮楚国
可面对秦昭王的“盛情”,赵惠文王怎么想呢?他害怕了。也难怪,此前三年,赵军在白起的凌厉攻势下一败再败,这在赵国君臣的心里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这次秦昭王竟然亲自出马,谁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秦昭王想要干什么?答案其实不难分析,他就是要赵国害怕,最好让赵国君臣产生误判,以为秦国随时可能大举攻赵。
有了白起此前三征赵国的铺垫,秦昭王在这次会晤中是完全有可能达成这个目的的。所以一到渑池会上,秦昭王就开始卖力的表演。先是诈命赵王鼓瑟作乐以为羞辱,继而又恫吓赵国,要求它割地为秦王上寿。
虽然在蔺相如的针锋相对下,赵惠文王貌似没有栽面儿,但其实他输惨了!
因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军主力都随白起去了荆楚前线,这早晚秦昭王手里哪儿还有兵对赵国发动进攻?可赵国君臣看不穿秦昭王的障眼法,大将廉颇甚至把赵军主力摆在秦、赵边境,一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架势。这下可好,失去援助的楚国就只能听凭白起的宰割了。
司马迁说“秦不敢动”,貌似认为赵国赢了这一局。但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赵不敢动”,秦昭王就凭一张嘴把几十万赵军主力滞留在了北方,就算戏台上演得神乎其神的诸葛空城计,高明也不过如此了吧?
从渑池会前后的秦、赵博弈看,两国此时最明显的差距其实还不在军力的强弱上,而是秦国的顶层战略设计和战略预判能力远胜于赵国。它能够确立这一优势的关键正是贤相魏冉。
可能有人会就此提出反驳,赵国方面不是也有贤相吗?蔺相如难道不堪贤相之任?很遗憾,“将相和”的故事从来只存在于戏台之上。在真实的历史中,蔺相如不但不是“贤相”,甚至他连“相”都不是。
这位勇气可嘉的大臣在赵国担任的一直都是军职而非文职。在战国将、相分立的体制下,他是没法肩负起宰相的工作的。对蔺相如的职务,《史记》当中其实有明确的记载。当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时候,廉颇说:
“鄙贱之人,不知 将军寛之至此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廉颇称蔺相如为“将军”,而蔺相如也称廉颇为“廉将军”,说明他们都是军职人员。廉颇此前之所以对蔺相如不削一顾,那是因为蔺相如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仅凭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的两次外交表现就越级擢升到了廉颇之上。
对一个将军来说,“徒以口舌为劳”当然不是博取功名的正途,所以廉颇才这么不服气。倘若蔺相如本来就是文职,鼓舌弄笔正是他的本分,廉颇有什么可不满意的?
另外,《史记》对战国人物的类传原则是贤相与贤相合传,名将与名将合传。所以樗里子和甘茂并为一传,范睢和蔡泽并为一传,白起与王翦并为一传。
至于《廉颇蔺相如列传》,除了蔺相如之外,其余几位传主如廉颇、赵奢、李牧无一例外都是赵国名将,蔺相如与他们合传,不正表明了他的将军身份吗?蔺相如就像浑身是胆的赵云,可赵惠文王身边缺少的却是一个运筹帷幄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对刘备说:
“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三国演义·玄德南漳逢隐沧》
自从赵武灵王去世之后,赵国这个“善用之之人”的位置便一直虚悬,以至于在与秦国的较量中步步被动。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郢都之后,楚顷襄王被迫东迁陈县。魏冉随即便将白起调回了中原战场。从公元前276年起,秦军在此后的4年中频年向魏国发动攻击。
到了公元前273年,实在挨不住打的魏安厘王向赵国求援。赵惠文王遣军救魏,韩魏联军并力进攻韩地华阳。魏冉命令将军胡伤配合白起南北夹击,大败韩、魏联军于华阳之下,斩首十三万级。赵将贾偃率领败兵北退,白起一路追击他到黄河岸边,沉其卒两万于河中。
华阳战败后,韩、魏奄奄一息,楚国疮痍未复,无论赵国是否愿意,与秦国的大决战已经离它越来越近了。
渑池之会赵国只看到了短期利益却输在了将来
这次会盟让赵国之后的局面焕然一新,可以说也是这次会盟成全了赵国,在渑池之会时赵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如秦国,也是这次之后赵国才开始国力大增,在后期成为和秦国并肩的存在,然而历史方面的权威学者则认为赵国此次会盟却是输的很惨,他赢得了短期利益,却输在了未来,长平之战之后的失败也是在此战之后。
首先在当时战国七雄的格局是秦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而齐国自五国伐齐衰落之后便一蹶不振,剩下的是领土庞大的楚国以及军事实力强大的赵国是当时的三强,然而比之秦国这两国还是有差距。
楚国比赵国强在国力上,毕竟楚国领土广袤,是当时七雄之中地盘最大的,但是经过丹阳蓝田之战以及垂沙之战导致军事实力大衰,士兵战力不强;而赵国当时率先实行骑射,军事实力大增,灭掉中山国之后更是消除了心腹之患,可是综合国力不强,国内耕地很少。
当时的局面之下,秦国单一较量是不怕任何一国的,然而如果两国结盟那么危险的就是秦国了,正是渑池之会的结盟让赵国在当时对秦国攻打楚国见死不救,最终楚国衰败,秦国的心腹大患唯有赵国。这个时候唯有赵国成为了山东六国的抗秦领袖,然而此时还有谁能够和自己结盟抗衡秦国呢?韩魏两国在后期摇摆不定,燕国一直是秦国盟友,楚国苟延残喘,齐国则是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赵国后期只有自己独自面对秦国,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唯一的绊脚石就是当时国力还强大的赵国,所以秦赵渑池之会的胜利让赵国赢得了喘息之机,可是却输了当时唯一值得结盟的盟友。
其次渑池之会胜利之后赵国便立马掉头东向对准了齐国,当初五国攻齐时候赵国也有参与,而赵国这个时候又将矛头对准了齐国,不是新仇旧恨吗?赵国此举的确夺得了齐国大片土地,可是却也彻底得罪了齐国。本来齐国虽然五国伐齐之后元气大伤,可是八百年强国的底蕴还在,外加上坐拥东海之滨拥有盐铁之利,外加上渔业、耕地发达,已经恢复了一部分元气。
赵国这个时候的举动无疑是进一步打击了齐国的经济,外加上当初五国伐齐的帐让齐国对赵国已经仇恨更添一笔,而这就直接影响了几十年后的长平之战,赵国找齐国借粮食,齐国不给,而赵国输了长平之战.
渑池之会赵国从秦国的战争之中抽出身来,又挫败了秦国的阴谋,同时把自己的损失找齐国补上,在这之后国力大增,从短期来看的确是赵国赢了,可是却把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之局面,不得已在此之后独自面对秦国;而秦国虽然看起来会上输了面子,可是将楚国打垮之后,唯有需要面对的只是赵国,而赵国综合国力又不如秦国,想要收拾他虽然费一番周折,并非不能做到,这就是赢得了里子。
--
FROM 114.22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