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个关于早慧儿童的调查报告
赞研究精神。我想起一个个例样本
我的大学同学
江西的
似乎江西的有低龄读书且跳级的习惯
她入学15岁本科毕业19岁
大四课程少她闲的无聊去考律师资格证,一次就过
后来硕士毕业考入部委公务员
现在是某部委司长
仅一个个例而已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了想,同意这个说法
: 比如条理性,组织性
: 小时候靠天赋聪明一看就会
: 高中难度上来了,发现记性不够用
:
: 但“学会怎么学习”也是十几年功力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216.117.*
我记得看到过某个专家说
高考150分,其中120分都是基础题,不需要特别高的智商,只要有态度,所以他的结论是五门上600非常正常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基础必须100%牢靠。
: 比如说,怎么定义学会了?
: 我认为对于高中之前的科目,考试应该是95或者90分以上才叫学会了。
: 而不是70分,80分就叫学会了,或者说全部会用才叫学会了。
: 95分以上可能的确因为马虎大意而丢分。
: 但七八十分就不是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216.117.*
现在回想起来,她没有那种新闻里见到的早慧儿童比如社交有问题之类的情况
她是我们的团宠
依稀记得她家里是当地的公务员
那么待人接物如何混职场这些家庭也有熏陶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是早慧群体的成功例子
: 非常之正能量呀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216.117.*
确实是,就必须一遍过
没有检查的时间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也不正常,
: 我的体会是难倒不难,难得是题太多,必须一遍对。答完根本没有多少检查时间。
: 我当初也是查缺补漏复习后,解决了不看错题,不算错数,就分数一直往上涨。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216.117.*
我闺女班上第一名是个男生
年级最高排名曾经到过个位数
家里是大学教授
他体育好,成绩好,人缘好
班级选什么,投票他总是第一
这样的男孩将来大概率混的很好吧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江西的,说说我的经历,我堂兄是六几年生人,他父亲(我伯父)是老师,堂兄晚进学堂,直接读3年级起步,高二考上南京大学,做研究员,很快下海,最初不错,学东西非常快,看看研究一下就能达到较高水准,但积淀是不够的,最主要障碍是情商低,最后独自和国外先进的工业控制软件pk,觉得那东西简单,自己开发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14.242.248.*
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
阴暗面的存在就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有土壤支持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个人观点:我们的社会是自生型的,同时相当一部分结余还要输送给发达国家(我理解为购买生存权与发展权),巨大的人口数量与资源分配必然产生很激烈的内部竞争,加之西方的价值观涌入,我们的社会包容度是非常低的,但我们传统文化又支撑了在非直接竞争领域的包容度是非常高的。
: 我们的社会想在经济市场上从底层依靠道德的竞争逐步成功是需要很高的素质要求的,或者极强的专业能力或者极强的人际关系能力,很少人能真正做到;所以权力寻租、官商勾结、灰色交易等是大家追捧的捷径,职场斗争历来都是低级的,随着市场化深入是越来越低级,纯洁的人在社会上很难混,我堂兄情商是真低,但同时却也很纯洁,我曾经看他拉小提琴,非常讶异,一个不通世俗情感的理工男竟然会拉琴,我觉得很优美,堂兄说是他大学老师送他的,一把老琴了,不通世俗社会但却能得到老教授的青睐,这也是一种反差。
: 个人的真实情感和社会体系架构是有矛盾的,体系用合法与非法的手段鞭策几乎所有人,这种环境下,有能力的小人更容易成功,由官僚大多德不配位所衍生。
: ...................
--
FROM 106.1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