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评价孩子智商的几个标准
智商真的不重要,达标就行了,只要孩子不笨,比如正常人90,孩子能100就可以了,因为100~140都属于一个阶层,在这个阶层里,智商差根本不是孩子的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努力坚持,这才是决定性的。
除非你完全超越了这个阶层,比如160,180以上的智商,那确实不能当普通孩子看待,可以走跟普通孩子不一样的路,比如奥数拿奖之类的,不过这都是凤毛麟角,这个赛道也比较卷。这类孩子普通学习确实轻松超越大部分人,成为学霸。
举个我高中的例子,山东某高校,省重点。当年我也是参加过各种数理化竞赛,但是都止步于市级一、二等奖,我们这届全校就出了十个左右省级,最后一个国家级的物理竞赛一等奖和化学(还是生物来着)一等奖。得物理国家一等奖的哥们跟我一个班,后来凭此奖保送清华应用物理专业了。他确实智商比较高,但是也没有高出天际,按前面我说的标准,可能150~160那种。他也成为唯一一个当年我们这届上清华的。
但是,我还不是想说他,提他仅是做为铺垫。因为我们高中三年大小考试不下20回(期中,期末,高考模拟考等),这3年20多次考试我们这届年级第一从来就没有换过人!是个女孩。而且基本回回都是断崖式的领先第二,比如满分900分,他考880多分,第二才850。后来语英数理化5科满分750,她考730多,第二才700几。英语单科她考148,年级第二好的英语成绩才136。。。总之3年她创造了很多这种奇迹。自然她也少不了参加数理化的竞赛班,结果在由各个班里的尖子生组成的竞赛班里,她的表现却完全一般。比如一道竞赛习题,我们一多半的都能做出来,她做不出来,得花好长时间才能理解和反应过来。我后来跟她关系很好,对她也比较了解了,才发现她的智商真的一般,按照我前面的标准大概120左右吧。但是就是学习习惯特别好,特别善于总结,自己对各个学科做自己的知识总结,而且做什么都特别认真,从她作业的书写就能看出来。结果就成为我们那届唯二考上北大的(另一个是个文科生的第一),她是我们市的市状元。
我们当年那届就2个北大1个清华,考上清华的哥们跟我一个班我很了解,智商是高,可真要纯高考,80%的可能性上不了。而我们年级第一考上北大的女孩,智商很普通,凭的就是她极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努力,愣是霸榜了整整3年所有的考试,以市状元的身份考上北大。呵呵,你说智商和习惯哪个重要?
【 在 yumenn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闻一知0.5,差生,班级后一半的学生
: 闻一知一,普通学生,班级排名中等
: 闻一知三,普通学霸,尖子生,可以985
: ...................
--
修改:kobe24Hero FROM 106.120.136.*
FROM 106.120.136.*
你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情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智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财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啥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啊。
而且你所谓的“学习情商”,其实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总结的思维习惯,这些是可以从小后天培养的,因为这些并不是天生的,不像智商基本就是看先天。而且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定范围内的智商优势是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的,而且智商无法培养;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是可以培养的。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女孩是学习情商好,情商也不是想多高就多高的
--
FROM 106.120.136.*
当然可以改变了,只不过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难易度不同罢了。
所谓“因材施教”就有这方面的意思,我感觉不仅是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教会他们知识,而且更要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引导和培养他更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更加重要。
最起码,习惯再难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多少看下的功夫了。但是智商,无法培养,而且根本不值得在上面浪费时间培养。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习惯和人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粗枝大叶的人很难有什么细心的习惯,你真的可以改变所有孩子的习惯吗?
--
FROM 106.120.136.*
是啊,所以就就需要父母老师得把孩子往这方面引导啊,建立一个好的习惯本就不是容易的事!否则人人都是学霸了,那还有粗心、马大哈、懒这一说?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改也得自己想改,改变别人是很难的
--
FROM 106.120.136.*
你正好说反了,恰恰是不常见,很多父母不会引导,以为催促两句就算引导了,结果没有效果就只能归咎于“孩子心情”原因了。
在这方面父母还是得多点耐心和坚持,少整些无用功,比如开发培养孩子智商什么的,完全不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引导太常见了,要不要接纳完全在于孩子心情
--
FROM 106.120.136.*
你又错了。
难就不做了?孩子怎么能靠自己?99%的孩子靠自己只会放任自流,完全成不了材。
当然不管孩子了,躺平的另说。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引导别人太难了。还不如靠他们自己呢
:
--
FROM 106.120.136.*
改变的力度再不如天生的也是能改变,幅度多少的问题。
举个例子,都军训过,有的人再体弱多病,严格按照军事化管理和训练一段时间后,也总能达标,就看你下不下功夫了。
不像智商。智商好比身高,你花再多的力气也改变不了。而习惯就像肌肉,浑身的肌肉是完全可以练出来的。如果你非要抬杠:你怎么练也练不成施瓦辛格!呵呵,那起码练出强过90%以上的普通人也是可以做到的,就看你愿意下多大功夫了!
【 在 silverv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多生几个孩子,就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力,坚持力其实都是天生的
: 后天能改变,但是能改变的力度远不如天生的
: 否则就不会出现一家几个孩子有学霸有学渣的了
--
FROM 106.120.136.*
你这个结论就很粗暴,也许你孩子的兴趣点根本不在动画片上,也许他对看书,观察云彩,抓蛐蛐更感兴趣,你怎么知道他在这些事情上无法保持超过其他孩子的专注力?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天生的
: 就算只有1个孩子,和其他同龄孩子比比就知道了
: 我是有了孩子才知道,看个动画片都算本事
: ...................
--
FROM 106.120.136.*
你这完全都是su ming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多强大
【 在 sober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父母几个孩子学霸学渣的区别,也可能是父母的基因在孩子这里组合的方式有差别导
: 致的。
:
: ...................
--
FROM 106.120.136.*
呵呵,这个完全就是基因突变的天才,普通人还是别学这些的好,追求这种虚无缥缈的能力没有任何用处。
【 在 kbswkj 的大作中提到: 】
: 闻苹果掉下来,能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算是知n了
:
--
FROM 106.1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