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做个调查,本版美女们谁愿意像翁fan那样嫁给82岁的no.1
不想生孩子的话,我觉得挺好,而且是很好,任何领域山尖尖都值得交换。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作为过来人,第二次嫁人,嫁的不是那种世俗的爱情了吧?而是一种陪伴和安全感吧。如果一个领域内的No.1男人愿意明媒正娶,有多少愿意嫁的?
--
FROM 183.241.204.*
可以根据兴趣做事情呗,比如喜欢啥专业就念个啥专业的博士,愿意码码字就能出本书,而不是甭管念书还是上班都先想想学了这个干了这个一个月能挣多少钱的干几年能升职啥时候能买个房包括去哪里给孩子啥的弄个学位或者生病了咋样能找个业内顶尖专家给瞧瞧,生活方式这东西无外乎是甘蔗没有两头甜的,能有一头是高甜度已经是美满了,要是非要盯着另一头说啊味同嚼蜡啊那就没意思了。
【 在 lour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 老了财务自由了能干啥
:
--
FROM 183.241.204.*
原本就是越有社会地位越掌握社会资源的人择偶的眼光会越高,就像曾经只是个清华退休老教授人家就指名了只考虑不满四十岁的做续弦,更不用说身为翘楚的人物,否则财富名利的含金量也未免太低了。这就像所谓调查宝马里哭和自行车上笑二选一怎么选,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入场券,是两张入场券都没有的那种没有。
【 在 qfdy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82确实太老了。但是首先得有这么no.1的人愿意娶这个切实的诱惑在再回答问题数据才能更真实
--
FROM 39.144.79.*
因为大多数骑自行车的人并不具备足够的、长期的、稳定的情绪价值。
从而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常态是坐在自行车上安静度日和静默如水。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连坐自行车上笑的资格都没有
--
FROM 39.144.79.*
多新鲜啊,你这个话就跟说人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想挣钱一样。。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不想笑,不是不能笑
--
FROM 39.144.79.*
你显然没有理解坐在宝马里笑vs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比对点究竟是什么,这个比对是以坐为前提,前者不是要开宝马,后者不是要蹬自行车,是择偶中的那个偶在开宝马或者蹬自行车,至于择偶的那个人,她是坐着的等偶给提供物质以及情绪价值的。
也就是事实上这是一个对方可以给自己提供什么的选择,自己是接受一方,从而跟自己的情商智商能力资格等等并无关系。
大多数骑自行车的人,并没有能力提供持续稳定高质量的情绪价值,因为他们的精力不得不更多的放蹬自行车上,原本蹬车就不轻松,更不用说后座上还坐着个人,这个人是坐着的,并不是下来跟着自行车跑或者帮着推自行车,那么久而久之是什么局面还用说么,除非人生一路下坡,可一路下坡的结果必将是失去自行车,更惨了。
至于资格,关资格什么事?一个人只要全程坐着,不管坐在哪里,都将是全程索取,也就是坐在哪里等着对方给自己提供或物质或精神,那么对方没有,还笑从何来,自娱自乐么?自娱自乐何必坐在那里,出去逛逛更乐。
至于你说的一个人想不想笑是自己的能力和立场,那跟择偶毛线关系没有,开宝马和骑自行车的人才有这个问题。
如果你假设中的是俩人一块蹬自行车,那叫双人蹬车,不是坐在后座上,而双人运动是存在笑的空间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只有有钱才有资格笑,那你是对的
: :
--
FROM 120.245.123.*
这个故事说明你将所有的80岁老年人一概脑补成了缠绵病榻萎靡不振流连诊室从而身边需要的是保姆而不是任何其他,至少杨不是,他82岁的时候精神矍铄反应迅速走路的步幅明显人大且有力。以及杨不是个案,翘楚人物的共性是脑力和体力超乎常人,当然这并不妨碍人生会戛然而止,于是上一个礼拜还能九十多岁了逻辑缜密思维清晰,下一个礼拜忽然感冒而衰竭离世。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来人”说得真好,第二次嫁人就不是“世俗的爱情”了,改成“陪伴和安全感”了。
: 那我想问问,头婚的就都TM是“不世俗”的纯爱吗?
: 翁fan那个例子,我觉得吧,恰恰是把“世俗”玩到极致了。别扯什么精神交流,什么高尚情操。一个82岁的老头,就算他是世界No.1,你嫁过去,说白了,就是一份全天候无休的“高级陪护合同”。还不如说是“遗孀预备役合同”更准确一点。
: ...................
--
FROM 120.245.123.*
他至少可以精神矍铄的拉着翁的手逛当代,逛完了坐在一楼悠悠闲闲一边谈笑一边喝咖啡,然后站起来挽着手噔噔噔带着风声离开,从而给人的观后感是怪不得人家敢结婚。。至于打拼?打拼啥?是攒首付还是买大件啊,人起点早已大众巅峰。规划看遍?他们还有啥没见过的么。都不用说杨,翁的起点都同样明显高于常人,换个人那叫写信都不知道写给谁。到了他们那个层级的人,所谓吃喝玩乐床第之欢财富积累早已不是人生选项,瞅瞅人谈情说爱时候说的那些话题,就知道跟芸芸大众的所谓打拼规划体验的人生路径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他们唯一的问题是不能携手赴死,也就是所谓的人生总有缺憾,于是人总不能啥都要。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哟,vv你这说的,好像我把所有80岁老头都打成林黛玉了似的。我哪儿有那么武断。能活到82岁还能娶个小媳妇,还世界No.1,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这我承认。杨先生确实是身体倍儿棒,精神头儿足,翘楚人物嘛,脑力体力超乎常人,这都不是事儿。
: 可问题是,他再精神矍铄,他也是82岁啊! 82岁!不是82斤的排骨!他能跟翁fan手拉手去逛街看电影蹦迪吗?能一起熬夜追剧打游戏吃烧烤吗?能像普通夫妻那样生儿育女,共同体验那种从零开始,把小家庭一点点打拼起来的乐趣吗?能规划个几十年的未来蓝图,一起看遍世界的大好河山吗?
: 你跟我说“精神交流”?当然有,但这种交流,说白了,就是爷孙辈的交流,顶多是师生级别的。它能替代那种平等的、同辈的、充满激情的、共同成长的夫妻交流吗?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代沟,不是一句“翘楚人物”就能抹平的。难不成翁fan嫁过去,是为了天天听他讲相对论和宇称不守恒定律?那得多高的智商和情商才能享受啊。
: ...................
--
FROM 120.245.123.*
顺便,如果杨不是杨而只是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老头,那不是废话么,这个老头不再睿智不再内涵不再象牙塔不再坚实后盾不再诗词歌赋,那么请问,找他干啥?难道一个22岁的小伙子哪怕是个文盲,姑娘们也会趋之若鹜?任何人只要不再是自己了,必然不再能够吸引原本能够吸引的人,这有啥可讨论的。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哟,vv你这说的,好像我把所有80岁老头都打成林黛玉了似的。我哪儿有那么武断。能活到82岁还能娶个小媳妇,还世界No.1,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这我承认。杨先生确实是身体倍儿棒,精神头儿足,翘楚人物嘛,脑力体力超乎常人,这都不是事儿。
: 可问题是,他再精神矍铄,他也是82岁啊! 82岁!不是82斤的排骨!他能跟翁fan手拉手去逛街看电影蹦迪吗?能一起熬夜追剧打游戏吃烧烤吗?能像普通夫妻那样生儿育女,共同体验那种从零开始,把小家庭一点点打拼起来的乐趣吗?能规划个几十年的未来蓝图,一起看遍世界的大好河山吗?
: 你跟我说“精神交流”?当然有,但这种交流,说白了,就是爷孙辈的交流,顶多是师生级别的。它能替代那种平等的、同辈的、充满激情的、共同成长的夫妻交流吗?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代沟,不是一句“翘楚人物”就能抹平的。难不成翁fan嫁过去,是为了天天听他讲相对论和宇称不守恒定律?那得多高的智商和情商才能享受啊。
: ...................
--
FROM 120.245.123.*
所以你理解不了他人的选择呗。
你将你对婚姻的理解代入并审视他人的选择,自然会得出他人有毛病的结论。
我是觉得成年人应该有成熟的思维多样性认知,从而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人在想什么以及要什么。
至于所谓唯一的缺憾,事实上任何人都是人生有舍有得,这没啥高深的,是人就有缺憾,总有一辆自行车不可企及。
其实你只是将你会追求的东西普及推广,将其理解成了所有人都必将追求的东西,比如打拼、规划、生育、体验等等等等,你认为那是爱以及婚姻的真谛,而你没有的那些,比如崇拜、提携、学识、名望、资源、死后被载入史册,你认为并不重要,于是对于他人会追求而你不曾拥有的东西不屑一顾,认为那统统不是爱而将其理解为市侩和亵渎。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哟,vv这话说得,就差没把杨翁的婚姻定义成超越凡俗的第四类接触了。
: 你这观点,怎么说呢,好像只要起点够高,财富够多,所有世俗的烦恼和人生需求就自动烟消云散了。
: “打拼啥?是攒首付还是买大件啊,人起点早已大众巅峰。”
: ...................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