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药是科学
就是想考察剔除夭折情况下古代物质和医疗基础上的寿命啊。这个需要不允许有么?是不是有意义也不是你来断言的啊。墓志铭和族谱史料来源的样本只是剔除了部分夭折,并不存在这是必须三十以上,必须一番功业的前提。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叫成人后的平均寿命
: 如果作一番功业需要二十年
: 那你通过墓志铭获得的样本里面
: ...................
--
FROM 219.237.202.*
联姻功能是什么含义?怎么定义其实也无所谓,公主的婚姻是否存在?婚姻的范围很大概率也是王公贵族,是不是事实?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和明朝的中前期
: 公主已经失去了联姻功能
: 乾隆嘉庆期间政局稳定
: ...................
--
FROM 219.237.202.*
当然有的有。比如闫大娘墓志,墓主人14岁左右。裴氏小娘子墓,墓主人17岁。这都是普通人。
皇族也有九岁的(公主之女),说来唏嘘,这人夭折也是幸事,没过几年,公主一家都惨死于权利斗争……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说夭折的
: 十几岁就死掉在古代是很普遍的情况
: 这些人几乎都不会有墓志铭
: ...................
--
FROM 219.237.202.*
早在香港禁令之前,我囯药典就已经有对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进行列示。免煎颗粒的技术要求都是采用水提(模拟水煎剂的需要),考虑到马兜铃酸水溶性不好,所以历史上中药煎剂和现在一般采用的免煎颗粒,马兜铃酸的含量也是极低的,一般都处于“未检出”的水平。
根据伤寒杂病论等之中的验方的剂量,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肾毒性更大的其他成分,现代医药中也是有使用。关键是认识摸索,对症使用。人类对科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要客观看待古代的医学成就,古代的疫病能使局部地区甚至全国人口减少一半以上,能有效控制,可能是更大的价值。而且当时的用量,服用方法,也不能为后世的做法背锅。丸散,磨粉等是后来因为没有完全认识之前的经验,离开了水煎服的条件,造成了慢性中毒的结果。正是因为认识不断深化,才可以科学正确的使用,不断规范药典。
谩骂攻击什么蟑螂,难道现代医学是天上掉下来的?即便现在,多少不良反应?副作用?很多都是四期以后才被揭示,已经造成了大量受损甚至死亡病例了。不会不承认吧?这又值得谩骂么?
【 在 dengdaitp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马兜铃酸的事情说明一件事,中药不是安全的,再没有经过现代药理学的逐一检验,谁知道还有哪些药含有长期慢性毒性
: 屋里发现一只蟑螂,必定不会只有一只蟑螂
:
--
FROM 219.237.202.*
你怎么知道没有做。整天谩骂,攻击,甚至造谣,不如做些实事。可笑的是,很多人为了偏执抬杠,一方面抓住中医药的局限与不足,一方面禁止中医药利用现代科学研究,人为划线,必欲除之后快,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现代医学除去生物理化等学科成就,又还剩多少所谓纯西医?根本不值一驳。
【 在 dengdait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例子正好说明应该对中药逐一做毒理学实验
--
修改:lvarez FROM 219.237.202.*
FROM 219.237.202.*
谁说没有用呢?02年之后上市的中成药,都经过了三期临床的。非纠结非成药,和强求大复方与基本单一物质之间的统一标准,是科学的态度么?
【 在 dengdaitp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代化医学最大的进步就是随机对照双盲实验,谁不让中医用了?
:
--
FROM 114.254.9.*
当然是根据我囯标准通过的,不是FDA。
拿这个说事,是典型伎俩。甚至大部分人,尤其的跳的高,动不动奉如圭皋的,其实根本不清楚这是个什么概念。叫全了,是随机双盲大样本对照实验,重要程度大样本权重第一,随机第二。本质是一种统计方法,将其奉若神明,只能说明不学无术,人云亦云。
随机双盲大样本对照实验不是唯一的药物临床评价方法,还有非盲,三盲等等,也并非最完美的方法。它只是药物开发过程中的评价手段之一,并不是一个药物实际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最终结论。长期的临床实践和观察,才更被认可为是验证药物,甚至是唯一有效手段。
虽然,双盲对于中药并不容易设计很好的的方案,依旧有许多中成药完成双盲实验的数据,和论文,并非完全不能做。同样,也有西药药品并未经过上述随机双盲大样本对照实验。这些事实,中医黒哪个正视了?甚至根本不知道。基于错误认知,坚持偏执结论。
不能,或者没钱通过fda标准的临床实验,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日本,欧洲甚至对于验方药物的免临床规定,比我囯还要宽松。汉方药物墙里开花墙外香,前些年很明显,这些事实又有谁关注?
【 在 dengdait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中成药这个三期是随机对照双盲吗?
: 真要是做了可以全球销售了
: 关起门自嗨骗国人傻子呢
--
修改:lvarez FROM 222.131.244.*
FROM 222.131.244.*
双盲实验是应用于临床,其实是一种极其低效的、非仁道的临床研究模式。认为现代医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双盲实验,并不是什么新奇,甚至也不是小众的观点。双盲实验的要求大大提升的新药研发的成本和门槛,使得新药研发需要投入天量资金。而西方医药利益集团,也正好利用这种极其低效的临床研究方式,为自己的超高额利润构建屏障。这些观点甚至起源于国外,也与中西医之争无关。
临床问题,病人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患者的其他伴随疾病等等,都会对病情造成重大影响。双盲对照的研究模式通常先要把复杂问题尽可能简单化,也就是对参与实验的患者进行严格选择,通常具有复杂伴随疾病的病例都会被排除到实验之外。这使得双盲对照研究得到的是与真实临床有必然存在一定差距。同时,这种昂贵的方式,往往导致在实际实验中,样本不可能很大,舍弃了这种方法权重第一的要素——大样本。根据只有一两千,两三千样本的实验来评估,通过的,占了绝大部分。样本过小,随机性也会大打折扣。大量通过三期临床的药物,使用中问题凸现,叫停,完善研究再使用,然后,再有新的问题。对患者,和企业,都是煎熬,很多早已可以揭示的问题,却不够统计显著标准,实际临床发现的规律,指导下验证,才更合理。总之,把什么绝对化,肯定不是什么科学思维。
现代医学中很少有哪种非常有效的疗法纯粹是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的,相反很多重要的医学突破,大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牛痘、青霉素,小到壮羊神药“伟哥”,都是医生们偶然间发现了一种无法理解的效应,然后再通过生理病理研究来解释其机制。缺乏指导,导致相对盲目的试验对象,而实验成本又很高,真的有利于医疗达到预期效果么?临床承担一定的试错功能,有效性先行,实际有效了,再求真求完美,往往会提高效率。这也是很多医学专家所主张的。
对弄个名词,专为攻击的,说这些,其实也是浪费。
【 在 dengdait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中成药这个三期是随机对照双盲吗?
: 真要是做了可以全球销售了
: 关起门自嗨骗国人傻子呢
--
修改:lvarez FROM 222.131.244.*
FROM 222.131.244.*
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过于专业内容。或者说不独属于是医学专业。
RCT的讨论由来已久。
【 在 zan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写的这些内容很专业啊
: 你是医学相关的从业者吗?
: 一般人写不出来这些内容的
: ...................
--
FROM 219.237.202.*
无端揣测是二把刀的特色。这些又需要什么“资深”的专业知识?我咋又成了中医?
而且不客气的说,由于个人原因,有很多医生朋友,每个都是博士,但中医黒只上个世纪见过……人家想的哪是这些?至于标准,笼统的说是似是而非的,単就西方来说,日本有汉方制剂标准,欧盟也有传统植物药的法令,也是标准不是。你也就咋呼咋呼,吓唬一下不懂的……
【 在 dengdaitp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可能是资深中医专业人员,但关键地方胡扯呢
: 不需要做双盲的是有,那种以往百分百死亡的疾病,但凡有一例服用药物能治愈,那这种孤例就可以认为是有效的
: 全球医学家和统计学家已经制订了新药研究标准,哪些需要做rct哪些部不需要,但中药没有符合标准的
: ...................
--
FROM 219.2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