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孝庄与冒襄
40岁的孝庄侍奉过皇太极、多尔衮兄弟两大猛男,顺治七年时再次变成哀家寡妇。
现在她又已干渴了两年乃至更久。毕竟,她与皇父多尔衮之间,未必能有什么太多苟且。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什么女人没有?一定要去满足侍奉如狼似虎的她?
两人的苟且,多尔衮是政治需求远大于生理需求。她反而才是生理需求未必小于政治需求。
再次旷旱两年多,不在乎封建礼法伦理的我孝庄,有概率被安排遭遇到来自本族黄金家族血脉后裔的风流才子,然后会发生什么?
赵姬、武盟做得,前辈三娘子能炮制顺义王祖孙三代,我孝庄为什么就做不得?
顺治九年大旱,冒襄上京来卖书画求救。她也旱了几年,也要人救。
假设一下当时场景,在冒氏家族幕后操盘手计划下,冒襄为救家乡大旱灾情赴京摆摊卖书画。一方面是想方设法与进入宫中的董小宛等人取得联系,另一方面是努力制造新的归隐乡里无意仕途,一心只为救济家乡而不惜一切形象人设。
冒氏家族尤其是冒襄,余生为救灾荒几次动辄尽散家财。散财救荒,借钱救荒,卖书画救济,甚至都已经成了他的新人设。
顺治八年正月多尔衮发丧后,董小宛等人或借顺治大婚之机,换身份后被安排进入宫中。或因孝庄顺治母子清理多尔衮多铎势力之故,没入宫中改换了身份。
在冒家久受训练会说蒙语的董小宛等人入宫后,或许已与布木布泰有所联系,经她把消息传给宫中的布木布泰。
于是,蒙古黄金血脉后裔大才子帅大叔被同族太后召见垂询,双方一番蒙语家乡话交流下来越来越亲切。
你旱我更旱,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即便对于孝庄这种政治生物来说,顺冶九年、十年也才是她真正扬眉吐气,可以稍微轻松松口气的舒心年代。
她对于爱新觉罗家族感情比较复杂,既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过了满清宫廷阿巴亥等妃嫔的遭际,又周旋于皇太极多尔衮兄弟之间。作为蒙古贵女,还体会了蒙元父母家族与满清爱新觉罗家族之间恩怨。
三娘子与黄金家族祖孙三代的故事,满蒙搜继婚的习俗,黄金家族血脉在蒙古祖传文化习俗中的尊贵乃至崇拜心理。
她与冒襄之间如果真有机会金风玉露一相逢,
蒙元血脉意识、报复复仇意识觉醒,未尝毫无概率。
如果再考虑到冒起宗曾担任过在运河沿线南北交通信息上有重大作用的督七省漕储道关键职位,才艺非凡经训练能说蒙语的董小宛等人,进入贵人府邸乃至进入宫廷,这些本来就是蒙元后裔冒氏家族老早就安排好的长期计划。
与布木布泰联系上后直接打交道,本就在计划可能选项属列,在多铎多尔衮死后,甚至已成为最优先级备用选项。
无论是对冒氏家族还是孝庄本人而言,都是站在蒙元同族角度,既借满清灭了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用裤裆就篡了清。
当然,这个旱灾引发的事件,发生概率是比较低一点。虽然经董小宛让顺治喜当爹概率更低。
1654顺治十一年,冒起宗64岁去世。
冒襄43岁,守孝困居家宅,绝意仕进。
董小宛30岁。孝庄41岁。顺治16岁。
这年5月4日(农历三月十八,与崇祯生日相同)康熙生。
按怀胎十月时间推算,康熙生母至迟1653顺冶十年五月左右就应怀上。
1652顺治九年的春旱后,如果冒襄上京的时间较早,完全赶得上,时间很充足。
1661顺治十八年,冒襄50岁。布木布泰48岁,苏麻喇姑49岁。顺治24岁,或死于天花,或出家。
康熙八岁即位。他即位前,史书档案中确认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就死了。
六、关键、瑕疵与进一步猜想
基因标记证据让康熙一系的生世有疑问,顺治一朝诸多反常也提供证据,冒氏家族真实身份的揭示让诸多疑问迎刃而解。
无论是冒襄董小宛,还是冒襄孝庄,他们要是康熙生父母的猜想要成立,其实真正的前提只有一个:一切都是当事人主动操作产生的必然结果,而不可能是完全被动的巧合产物。
各种幕后长期计划安排下的主动操作,才有万一成功的可能。
纯属完全被动的历史巧合,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偏差就毫无可能。
冒襄笔记中写下的董小宛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长逝文字,它与多尔衮死亡发丧时间的强相关,也是一切都早有长期主动计划安排的有力证明!
它甚至直接证明了董小宛等人进入多铎多尔衮势力范围,是冒氏家族乃至冒襄本人仿照田国舅送陈圆圆给吴三桂旧例的一次主动投靠。也是明末时期扬州瘦马、秦淮名妓们的惯常套路。
冒氏家族黄金家族血脉忽必烈后裔与布木布泰我孝庄复杂身份特殊人生经历,在明末清初特殊时期,一切又在幕后操盘手数代人长期规划布局主动安排下,不可能忽然就有了高概率。
所以,康熙亲生父母之谜的真正关键在于当事人的主动性与充足能力条件。
康熙一系基因标记证据明确→康熙真实生父母与史料记载必须不同→康熙生父母当事人必须积极主动有长期计划布置安排,才有万一成功可能性→冒氏家族具有长期计划布置安排的主观动力、时代客观条件、真实身份背景、最起码能力条件、比较充分历史证据;孝庄具有成为冒氏计划猎物的特征、条件,更具有成为猎物后,继续完成计划的最充分能力、条件。→冒襄与孝庄是康熙亲生父母有极高概率。
当事人必须主动计划、有完成计划充分能力条件,这两条就完全排除董小宛和其它可能人选。
另外,董小宛等被送或被掠进多铎、多尔衮后院,在孝庄下嫁多尔衮期间就与布木布泰取得联系,也是可能的。那就给了冒氏家族更充足的计划布置时间、选择余地。
瑕疵与进一步猜想
基因标记证据与清代顺治朝一些反常情况,让康熙生世成谜。
冒襄是康熙生父,解决了康熙一系与爱新觉罗家族基因标记问题,但冒氏家族蒙元后裔身份,同样存在基因标记瑕疵。——他们也非汉族基因!
单就画像言,冒起宗冒襄父子其实也有明显区别。冒起宗画像有明显孛儿只斤家族所谓大饼脸特征,但冒襄与康熙一系都没有这特征。
也许冒襄其实是汉人后裔。他生父是家中那位西宾罗宪岳而不是冒起宗。
罗宪岳在冒起宗中举中进士前后梦神仙神棍表演,他在冒氏家族科举事业中关键作用,都显示他有成为罗.于连.宪岳嫌疑。
在冒襄与孝庄用裤裆篡清篡国前,他已与冒起宗夫人用裤裆先篡了蒙元黄金家族后裔冒氏的家。
显然,罗宪岳是冒襄生父的猜想,虽然能完美解决康熙一系汉族基因问题,但现代已完全没有任何证据去证明。
七、延伸猜想与后记
史料相关记载有诸多反常,让太后与人私通生子乃至篡国猜想,逻辑成立有合理性。基因标记上的证据,又证实猜想具体细节或许有待考证但结果真实成立。
这是事情的第一层。
寻奸夫游戏经审视后,可确定冒襄为康熙生父概率极高。即便极低概率的冒家妾董小宛带受精卵入宫让顺治喜当爹,也必须是与冒氏同族的我孝庄有极大关联、更大嫌疑后,才有可能性。
冒襄家族孛儿只斤支裔身份的揭示,解答了诸多关键。
但基因证据却又出现新瑕疵尚待解决。
这是事情第二层。
冒氏父子相貌上的差异,有基因标记上变异嫌疑。于是,家庭教师动作片主演喜闻乐见出场,可以高概率解答疑问。
基因标记证据至此才毫无瑕疵。
这是事情第三层。
康熙生父并不是满清爱新觉罗家族的福临,而是蒙元冒氏家族的冒襄,他应该姓冒。又其实或许有可能是姓罗。
那么,事情就此可以宣告完结了吗?
未必。
按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宪岳其实才是冒襄生父,四十二年后,冒襄又才是康熙生父。如果两者都成立,那么又可能还有新猜想可以继续延伸。
罗姓且又与道教神仙之流故事能挂上钩的,极大概率其实是张罗许薛四姓不婚宗族禁忌故事家族的后代,其祖先渊源可追到张良后裔王莽时期的某位张姓汉国公身上。
所以,不要再说张姓后人没做过皇帝了,康熙这一系皇帝,父系本姓冒,也本姓罗,最终本姓源头其实是姓张。
为了打破玉帝定下的张姓不可为人间帝王金科玉律,从新莽时开始,草蛇灰线一直到康熙才告完结。
罗.于连.宪岳的姓氏溯源,张姓水落石出。父子两代接二连三完成了先篡蒙元黄金家族后裔的家、再篡满清的国。
这是事情的第四层。
这多少有些太过古怪,如果一切猜想实事求是的结果都是真实地,那这些实事求是未免有些可怕。
事情终于结束了吧?
且慢!
如果康熙最终的本姓其实是姓张,那么最后的最后,最神奇的地方来了!
从三过家门不入的夏禹帝极可能不是夏后启王(他有很大概率其实是叫张启,以夏禹鼎蝌蚪文与张姓的神奇关系而论,概率还很高)的亲生父亲开始,到满清康熙一系其父系本源有概率还是张姓。中国的四千二百年家天下帝王世系,可谓是自张姓始启,又以张姓终而宣统康德。
再考虑所谓龙的传人之称谓,与张姓始祖张挥公极可能是濮阳西水坡龙虎大墓墓主之间的关联。似乎形成了明暗两条线的闭环。
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家天下帝王世系,居然还有暗线上的张姓始末循环。
这才是事情的第五层。
总之,历朝历代张姓忠臣贤臣名臣良将勇将所在多有,但如果是风流才子之类的人物,还是要提防其凭借随身工具篡家、篡国的概率。
何来酪果供千佛,安得莲花似六郎。
莲花六郎这类隔壁偷家人物,不可不防。
家教老师之类的小日子人动作片主演,岂可小觑?
--
FROM 111.4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