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七月初到期。
分析优缺点:
优点:离我上班的地方近,走路20分钟
卫生间厨房都很大,在里边洗澡洗衣服做饭都没觉得憋屈,同租的人也比较爱干净。
缺点:离朋友上班地方太远,加上朋友工作比较特殊,下班晚,回到家就更晚了。
合租的两家是朋友,经常有共同的朋友来玩,平均频率能达到每周两次,每次几乎都到晚上11点以后。
最主要的原因是二房东似乎也无意续租,于是在六月初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二房东不续租了,决定搬家。
在开始的两周,只是经常性的网上看看,评价两句,也并不着急上火。
后边两周开始正式找房子了,这时候选择的区域很广,北边是上地西二旗,离我比较近;中间是知春路牡丹园等10号线沿线,是我和朋友的中间地段,离我还是近一些的:)南边是长椿街广安门二环附近,朋友之前在附近住过,觉得交通比较方便,而且是二环上的价格洼地。
在工作日的下班后,偶尔在上地西二旗看过几个房子,由于当时并不着急,觉得有很多房源在等,所以比较挑剔,说实话,确实也没有现在住的环境好。现在住在西二旗,离城铁最近的小区,三居5个人,大客厅,我住的房间大概12平不到,但是觉得空间还是足够的,月租1150,网费10元,有线电视费4元,其余平摊。就是装修差一些,地板革,但是铺的很好,还有临街比较吵一点。
记得看的第一个房子在上地东里(。。。。停顿。。。。回忆起来有点困难)好像是两居中的一居,由于装修和干净程度性价比不高,被我pass。
后来陆陆续续看的有铭科苑离地铁最远的那个角的房子,要价1200,觉得价格还行,就去看了一看。真是还不如不去。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四平方大小的房间,也可能大点,但是有限,这个房间放着个高低床,里边坐着两个男孩。进到我询问的那个房间里,房间确实不算小,但是好像没有现在住的地方大,床破破烂烂的,没有床垫,好像是水泥地,二房东正坐在床上看一个十几寸的电视,礼貌性的问了一下,整个房子多少家,住多少人,总之是很多家,很多人,耐着性子看了一眼厨房,简陋的连案台都没有。退了出来。
然后周末,好朋友陪我一起去长椿街看房子,差不多抄了满满一小本房子的信息,自信满满的去了,一打电话,几乎都是中介,代理,不然就租出去了,没办法,我总不能一套房子不看吧,在长椿街西里附近,找了个中介带我看宣西大街的房子,位置够好,出门就是地铁,外边看着也不错,心里还想呢,二环的房子年代比较久远了,外表看着真是不错。进去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宣西大街某号楼有好多个单元,这些单元由一个长长的宽约1.5米的走廊连接着,意思是,我可以在同一层,由这个单元走到那个单元,走在走廊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蛮有希望的,直到中介停在一个铁栅栏门口,把栅栏上的锁打开,进去一看。确实是个小两居,可是其中一居得进到另外一居才能进门,这个私密性咋保证呢,除非是很好的朋友或亲戚住一起。也是毛坯,水泥地,上个世纪的洗衣机,还有一个不到十寸的电视机,我猜是黑白的,还有那种古老的皮箱,我有印象,妈妈出嫁的时候的彩礼好像也是这样的。这样的房子,要价3000,还要给中介费3000,怎么说呢,真是没法租。后又坐车看离长椿街三两站地的地方是不是好租,等下车,价钱没差多少,真是没精力看了。打道回府。
然后去牡丹园看房子,1200觉得那个地段还是挺值的,去看过以后,毛坯,水泥地上铺的地板革,已经卷边了,还有中间坏了一大部分,用另一种颜色的地板革接上了,但也卷着边,厨房的煤气灶看着年代还是挺久远的,可能我心理上真的接受不了这样的装修,作罢。话说地理位置不错,而且感觉二房东也很好相处。
觉得这个周末(6月25、26号)的状态就是基本上无房可看,真是无奈。
这个期间同事也在找房,她集中在北边回龙观附近,平均每天看两套房,终于在这个周末暴走之后定下离回龙观城铁很近的三居中一居1150,共住三家四个人,也算满意吧。
中间总结我们一直找不到房的原因,我归结到朋友工作上,地方远,下班晚,使得我们不得不找在地铁附近,但地铁附近条件稍好的又比较贵。我是一个比较抠的人,房租预算是1300,我相信,这个价钱还是能找到交通方便又干净住的人又少的地方的。
剩下最后七天找房时间了,几乎每隔半个小时就上网看看有没有新帖,终于在智学苑看见一个很不错的转租,三居之一,精装修,不临街,租户也不办聚会,1200,喜欢的要死,表示要租下来,转租的哥们跟二房东商量了一下,说不租给两个人,只好愤愤作罢。
真的没剩下几天了,最后这个周末,让朋友请假陪我看房,真不知道我自己一个人找房会不会崩溃。
周六一大早就开始查信息,打电话,期间也请朋友帮忙。说实话,和朋友在一起我就犯懒,知春路的一个房子本该看房了,其实也想多查几个房源,然后再去看,结果还没出门,出租的人就打电话告知,不用来了,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觉得这个人还是蛮好的,省的白跑了。
没办法找朋友推荐的中介,中介给推荐了个西二旗附近某小区的一个居委会的房子,说要低调,不能做饭,不能让人发现,价钱1500,算是1500租了个一室一厅一卫。进去一看,确实是居委会的房子,客厅里摆着食堂里的那种盛汤的饭桶,还有几个类似课桌的桌子,n多板凳,还要两个电动自行车。朋友说没有家的感觉,我也觉得租这个得提心吊胆,作罢。
继续看帖,好多都是只租一个人,真是郁闷的要死,为什么自己是两个人呢。终于看到一个可以住两个人的了,在安宁庄小区,这个时候也将近六点,天不晒了,出门坐公交车。我因为对这块儿比较熟,下了公交带着朋友走啊走,兼问路人,一路走向跟我意识相反的方向,后来事实真的是反了,走反了三站地,又热又累又热又烦躁赌气说不去看了,于是坐返程公交车,在站牌发现正好有辆车到安宁庄小区,又燃起了要去的意愿,到站下车,又是一路走一路问,觉得这个地方好像是第一次下车的地方,心里真是觉得气,于是放弃,往家走,走着走着看见出租人电话里提到的标志性建筑,于是打电话问,说就在附近,但是还要走回去。原来原来那小区的名字叫宣海家园,而不是安宁庄小区,真是沟通不好害死人啊,这时候已经八点多了,走了两个半小时。。。撒气不去看了,吃饭回家。
我租房的原则是,一定要找到自己心仪的房子,找不到哪怕暂住在朋友那里,然后慢慢找,不想找中介,因为现在的租房市场这么火爆,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毕业,但是每年都学生毕业,也没见今年这么难找,另有说法是房价过高,买房的人都由买转租,这个说法我不认同,这些人没买房之前就没地方住吗?我认为最咬牙切齿的一个原因是,租房价钱是中介炒起来的,所以很反感助涨他们的气焰。
之前朋友真的是没有多着急,这次真看见他着急了,周日,也就是今天,大早上就起床开电脑查房源。查到一个就打电话,安排看房。因为朋友周日上班,就剩我一个人看房了。
朋友刚刚出门就给我打个电话,要去看铭科苑的房子。说实话,这个小区我不大喜欢,老小区,户型和装修都没有智学苑好,要价却比智学苑差不了多少。不大情愿的去看了房子,说实话,感觉素质挺高的房东,怎么就想钱想的那么不理智呢,人家智学苑两居要3200,是精装修,90多平,这边呢,又是毛坯,我咋看的都是毛坯房呢,客厅倒是挺大的,主卧都没它大,一个大风扇正满客厅的摇头吹着,倒也凉快,没有家电,也没有家具,厨房用具也老化的厉害,房东是爱惜房子的人,要求住最好住一家人,最好不做饭。告诉房东我的情况,小间要分租,表示也没问题,但是价钱没得谈3100,我心里盘算了一下,小间最多能租1200,那我自己负担1900,这个这个真不好弄,放弃了。
真觉得找房子也要勤奋,就要早起早点看房(也许是运气,呵呵)。约了知春路的一个房子三点看,我12点多一点就出门了,太阳好的,觉得也就这么两天,北京的盛夏到了。中间也跟房东打了好几个电话,在约定时间之前好早到达,有点不礼貌,但是着急啊。
看房间九平左右卫生间不到一平米,厨房不到两平米,想如果这在两周之前一准被我pass,但是看了这么多房子,觉得这个还算干净,住的人也不多,交通简直太方便了,而且在预算之内,于是眨了眨眼拿下了。当时签了合同,拿到了钥匙,明后天搬家
一个多月了,我终于松了口气,出来跟朋友电话汇报,巴拉巴拉的描述一通,不知道他听懂了没。去附近的麦当劳吃饭,想要15元套餐,被告知现在已经三点多了,没有那个套餐了,真是忘了时间。我终于又可以喝可乐酸奶吃泡椒凤爪斗地主了。呵呵
--
FROM 123.12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