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用三年总引用量衡量科研人员的研究实力,有什么问题没有?
为啥老要衡量呢?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衡量通信作者的研究实力。或者,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案?
--
FROM 222.192.4.*
要基金委,科技部是干啥的?有项目让人来申请不就行了?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衡量,怎么把资源给最合适的人?
:
--
FROM 222.192.4.*
然后呢?让帽子成体系的坑你?你的话已经说明,帽子体系说白了是基金委为了推卸责任与帽子们结成的联盟。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设项目,让人审清,当然可以。可是他会吹,说他是宇宙最强。项目给他了,不是乱尾,就是造假,坑我。
:
--
FROM 222.192.4.*
项目资助体系本来就是一个体系。就是设置大量的项目让人申请就行了。没有必要搞啥人才项目。牛人自然能申请到很多经费。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你,这不在探讨呢吗,咱找的就是帽子以外的体系亚
:
--
FROM 222.192.4.*
你这个思路有问题。要企业到学术界找可行的技术,而不是学术界指导企业。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问题不假,但也得学术界先提出一个后继的发展思路,并且在实验室环境下证明可行,产业界才能把这个思路工程化、量产化。
:
--
FROM 222.192.4.*
所以你要自己去找。乔布斯翻遍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图书馆,才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技术。而不能等着学术界来指导你。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企业联合起来,提出产业发展问题,资助学术界精英团体,提出多种发展理念,并加以验证。这是我的工作。
:
:
--
FROM 222.192.4.*
你自己的理念,大概率学术界还差的远,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只集中在少数几个方向,你的方向可能都没人搞。等到搞出来黄花菜都凉了。所以企业一般是找已经有但是还没应用的技术去开拓市场。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思路是不对的,我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立理念验证项目嘛,干嘛非要去碰机会,看有没有现成的。
:
--
FROM 222.192.4.*
原来帽子们都是卖身了。帽子可是给人的,不是给科研的。
【 在 karais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衡量,怎么付费怎么给资源怎么给奖励?
: 什么东西都要衡量,不衡量你产品怎么卖。
: 科研也是一种产品。
: ...................
--
修改:zfbdcyj FROM 222.95.57.*
FROM 222.95.57.*
这就是我说的。基金委和其他管理经费的单位可以建立自己的或者借用公共的专家库,自己随便选,不公开,不形成帽子。所以没有帽子体系,不影响基金管理部门的运作,也不影响开展咨询。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公开的,在后台执行。
:
--
FROM 222.192.3.*
是的。基金委要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真正的有组织科研。现实点说,就是基金委的人不多,即使以权谋私也涉及面不大,如果取消流动项目主任就更小了,而帽子几乎各个单位都有。其实现在基金委的领导有拿基金委权力买好帽子,进而为自己谋利的嫌疑。没有帽子,基金委的本职权力会变大,但是基金委领导就不好谋私利了。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引入多参,把衡量体系搞复杂点,既能衡量短期内涌现出来的黑马,也能筛选出久久为功的专注型优秀人才,更防止被轻易摸清路数,避免利用规则取巧。让大家专心研究,只要有成绩,就会被重用。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引入多参,把衡量体系搞复杂点,既能衡量短期内涌现出来的黑马,也能筛选出久久为功的专注型优秀人才,更防止被轻易摸清路数,避免利用规则取巧。让大家专心研究,只要有成绩,就会被重用。
:
--
FROM 22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