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师这方面来说,目前国内大量不负责任的所谓设计或咨询公司的急功近利,雇用了一些未经过学校系统专业训练的“设计师”从事设计,加上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个人工作室”的大量存在,也是造成国内VI设计水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脑及电脑辅助设计软件
的迅速普及,也加剧了这种现象的蔓延:许多原先搞过美术或只是喜爱美术的人们一旦用一两个礼拜的时间掌握了电脑的使用,就以为可以堂而皇之地为一家企业或团体设计VI了。这种现象表现在 VI设计的价格上就是几十万元的制作价格与几百元的价格并存的十分难堪局面,表现在VI
设计的创作水平上就是大量的恶俗作品与少量优秀作品“百花齐放”的尴尬现实。
很多中国的家电和汽车生产企业在解决产品的工业设计水平落后这一问题上,都是把问题连同定单直接交给了欧洲的那些大牌的工业设计师们的手里,然而,当中国的企业家们想用同样的办法解决企业的VI设计时,却遇到了这样的麻烦:VI的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而平面设计和
其他的各种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最接近文本格式的信息传达,甚至于是与文字本身紧密相关的一种设计(很多企业的Logo都是由中文字或是中文字加上标识组成的),国外再大牌设计师在遇到天书似的汉字时也只能望而却步(赵薇的日本军旗事件就充分证明了西方设计师在处理东
方问题上的幼稚性和危险性)。即便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朗涛公司(Landor)也只能通过在台湾和香港设立分支机构,雇佣在西方受过系统的设计专业训练的中国本土设计师来进入中国市场。这使得他们的设计成本会大大高于土生土长的中国设计公司的设计成本。而且从Landor为中国的
一些企业(如改版的科龙公司、容声公司和美的电器等)所设计的作品来看,其水平也未见得超乎本土上乘的设计公司的作品。
本人在北大教授平面设计的时候,曾经对学生说,学习平面设计,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职业选择,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所有中国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需要他们创造性的劳动,而且,所有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的企业也必须因为他们所与生俱来的在中国文字和文化的优势向你
们张开热情的怀抱。但同时,我也经常提醒我的学生们:同工程师,会计师、建筑师设计一样,平面设计师也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Professional)的职业。我对这个"专业性"的理解是,专业的职业训练,专业的工作程序,专业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设计作品。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够
被别人尊重,一个职业只有被拥有这个职业头衔的人尊重才能被社会尊重。
“设计是生活中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望着窗外北京那些从五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一幢幢毫无生气的、毫无风格的、毫无个性的、同时也毫无使用功效可言的那些灰色的、红色的建筑时,我又想到,失败的设计绝不是美好的;失败的设计甚至还不如没有设计:一个即使是失败的建
筑设计,由于它所负载的相当巨大的财富价值,人们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将它推倒重建,丑陋的设计将以其丑陋伴随人们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污染着人们的视觉,损害着人们的心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坏的建筑设计,就是一次在社会财富和文化方面的失误甚至犯罪!而失败的平面
设计由于其载体的相对低廉和影响时效的相对短暂,似乎可以逃过这一罪名。但是对于一个追求永续发展的企业来讲,VI系统的确立无疑是该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一家企业而言也可称得上是百年大计,不可动辄改弦更张的。因此一个不成功的或是糟糕的VI设计,对于
这个企业、服务于这个企业的职工、这个企业的股东、这个企业的客户或是消费者来说也同样是一种犯罪。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任何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应该进行的严肃的思考:让我们都远离失误和犯罪;让我们的企业家和设计师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还能保持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让专业人员去做专业的事情。
VI——企业视觉形象识别,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作者注:对本文中所提及到的VI作品的评价完全是作者的个人之见,不代表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的观点。)
--
FROM 202.194.11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