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owInfo 讨论区 】
发信人: eth (et), 信区: ShowInfo
标 题: [4.17下午]◎影协周六活动通知——激情大放送◎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Apr 13 09:23:55 2004), 站内
发信人: Twist1w7 (※欲※求※), 信区: THAMovie
标 题: ※※◎影协周六活动通知——激情大放送◎※※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pr 12 19:28:01 2004), 转信
呵呵,题目是不是比较汗-_-!
影片:《麻将》 《河流》
时间:4月17日(周六)13:00
地点:图书馆老馆三层
以下为影片介绍:
《麻将》——后现代的文化逻辑(zz)
片名:麻将
导演:杨德昌
关于《麻将》的故事,看过的甚或打过、经历过的人,不会比我知道的少,用不着我
再来清汤寡水地描述它的规则,它的开始、过程以及终局。我想说的只是从一个局外人的
眼里看见的它的残酷和荒谬,那些起初以为一切皆在掌握中的人,旁若无人地坐下来,洗
牌,摸牌,开打,结果却发现没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完全把握的,这个世界的麻将游戏,冷
冷地戏弄着每一个人,自以为玩得最溜的人,最后会伤得最深。
杨德昌的手术刀,又一次从最柔软处下手,几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台北暗夜的霓虹,
青春伤口被无情地剖开,绝没有现在的都市人病态沉溺的暗地妖娆、诗意颓废,有的只是
胎死腹中的童年,未曾绽放即已凋萎的青春,腐败的气息在夜风中悄悄传送。
那只是一群孩子,却要与成人世界游戏,并且自以为比所有的成人都知晓游戏的秘密
,到头来,终有些无法了解的事横亘于前,那一张张年轻的脸,愕然,扭曲,绝望,只有
靠暴力来寻找解脱,鲜血四溅,青春终结,这个社会的青春期一天比一天提前,直至有一
天,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已成年。而红鱼的那三句格言,将成为所有新人类新的圣经——
不要动感情,只要动脑子。要用你的脑子让别的人动感情,那他们只有听你的份儿。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如果告诉他们要什么,他们只会对你感激
涕零,任由摆布。
世上的人只有两种:傻子和骗子。骗子骗傻子,傻子甘愿被骗。
可是,到了游戏的最后,红鱼自己都已经憎恨起这些让他成为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的
强者的教条,以及曾经把它们传授给自己的父亲,如果他知道谁第一个发现了它们,我想
,在一声凄厉的长嘶中,他一定会用轰死邱董的那把枪,把那个混蛋打得千疮百孔体无完
肤。世界毕竟不是钢铁丛林,在幽蓝冰冷的金属光泽中,有微弱的橙光在忽闪,等着与他
们相遇,或者无情地掐灭它,在黑暗中无尽沉沦;或者小心呵护,终有一团火轰然亮起,
照亮某个灵魂,或世上的某个角落。
牙膏是四个人中最为无心的一个,直接,嚣张,可是仅仅因为艾丽丝的一吻就气得暴
跳如雷,再也不碰这个差点让她变“衰”的女生。感情在他身上是永远阙如的,甚至伤心
,甚至恐惧,吝啬到不能够为自己付出。就是这样的孩子,游忍有余地骗人,却只是动物
性地生存,连人最基本的心智都不具备,最简单的交流都不会。当电影给我们一个光明的
尾巴,在明亮的街灯背后,刀枪不入的他又在向着装更为怪异、更年轻的同伴传授关于这
个世界的秘密。
高大英俊的香港,正像他那个物化的名字,他本人已经物化为性工具,为了钱,为了
报复,为解决同伴的性欲,四处下饵,以色相诱人,甚至不分男女。他总是成功,因为他
的漂亮,也因为不动感情,他没想到的是,还有比他更聪明、更不动感情的女人,把他当
傻子、当笼鸟来玩。面对那三个成年女子,香港伏地大哭,无助而年轻的声音穿透整个世
界的黑暗,镜头在台北水泥森林的夜空盘旋,好像突然一脚踩虚,雁足空悬,17岁的香港
要重新经历一片空白的童年。
如果没有父亲的跑路和死,红鱼应该会成为一个比他父亲更卑鄙也更有钱的骗子。他
有脑子有胆识,17岁就养得起一班朋友,天生具备领袖气质,一切尽在掌握,甚至可以鄙
夷和教训父母。可是他所有教条的传授者就突然背弃了他奉为圭臬的一切,用死向他打开
了一扇他从未曾涉足的门,门里透过的那道光眩目强烈到让他的世界瞬时崩溃,全部信条
突然落空,世界成为一个恐怖的黑洞。“老爸,你怎么这样告诉我!”要用死亡来证明另
外的规则,这个已经习惯了欺骗和不动感情的孩子怎么能够?鲜血染红了白墙,他对自己
举起了枪。杨德昌的镜头一改急促和近迫,在狭小的房子里慢慢上升,俯瞰着这个一下子
变得这么软弱的孩子。如果还有人说杨德昌只会狠狠地解剖和批判,这时,你会触摸到他
内心的道道伤痕,看见他的满脸悲容。
身量瘦小、有孩子般表情的杨德昌,却是华语影坛一把最为犀利、最有济世热肠的手
术刀,他的镜头从未离开当下,他说,他拍悲剧是出自关怀,希望人们在银幕上的悲剧里
找到现实人生的止痛剂,不要有太多期望,以免期望落空后要承受的痛苦会更多。看他的
电影,不会感动得你热泪盈眶,那种带血的关怀让你像红鱼那样震惊、绝望,然后在绝望
里看见一丝异样的微光,找到新生——如果一切都还来得及。
所以,再也不用理会会不会变衰,还是接吻了,少男少女忘情相拥,杨德昌的希望也
是如此直接,不懂含蓄。随波逐流的伦伦没有失去自己,最相信爱情的是异国的少女,来
自异邦的真爱盛开在台北的街头,这份希望对黄皮肤的我们,却仍然有着一丝遥远的漠然
。
在屏幕又一次变黑的时候,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毕竟,仍有希望。
看过《麻将》,我无端想到那些在这个感恩的时代拍着些“关怀普通人情感”、“和
平永恒”的电影的导演,这是个有选择的时代,有人愿打有人愿挨,他们尽可以去拍,去
煽情,去媚俗媚雅,或感天动地,或义正辞言,用批判来颂扬,用眼泪赚取同情,但请他
们不要动不动就祭出“关怀”“人道”的幌子而用散发着伪人道的僵尸气或意识形态臭气
的电影来蛊惑观众,制造新的教条,如果那样,杨德昌尽可以像红鱼用枪指着邱董那样用
摄影机对着他们喊:给我闭嘴!可是我想,经历了《一一》的杨德昌可能是不会那样喊了
,而是抱以落寞、无奈的一笑。那么我,还算年轻,在需要的时候,还有没有向世界呐喊
一声的血性呢?
影片:河流
导演:蔡明亮
倾斜的河流zz
发臭的(家庭)废水汩汩地从巨大的排水管倾泄入河流,小康(李康生饰)脱去原本身著的一袭白衣,换上浮尸的戏服,缓缓地踏入水色乌黑的河流。
水,是蔡明亮电影「河流」中最重要的意象,从维持生命基本需要的白开水、不期然从天而降的雨水、侵入家庭的天花板漏水、同性恋三温暖(我没洗过三温暖,里面想必充满了热气与汗水)、乃至于电影开始的污黑河流,到电影结束,小康抬头仰望的晴朗蓝空,各种「水」的变形不断在电影中出现,构成一个繁复而完整的意象。
从小康踏入河流开始,水,就开始一步步侵入小康疏离的家庭(亲子)关系。乌黑发臭的河流暗示小康混沌未明的性倾向,并告示剧情的未来走向。小康的父亲(苗天饰)从同性恋三温暖回到家后,立刻就发现天花板一点一滴地正在漏水,不久又看到小康罹患歪脖子的怪病,「漏水」(不该出现却出现)与怪病(不健康)象徵著不为人/社会所容的同性恋,正逐步侵蚀这个分崩离析的家庭(小康父亲与母亲之间的分床、冷漠,或许也是因为母亲已然知道小康父亲的同性恋倾向)。
随著漏水情况的日益严重,小康也随著父亲展开一段求医之旅,以治疗痛苦尴尬的怪病(同性恋),电影一段段展现典型的同性恋者家庭关系(根据心理学上的分析,同性恋的「成因」之一,可能是同性恋者无法寻求男性角色(父亲)的认同…)□小康与母亲的亲昵,小康与父亲的冷漠。但因为「怪病」,四处求医的过程中,小康与父亲的关系逐渐紧密连结,在最后到台中求神治病的旅途中,父子二人终于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于黑暗的同性恋三温暖小隔间中发生了肉体关系。
电影一开始就明示小康父亲对于青春少年肉体的偏好(老年男人向他求欢被拒),而在电影后段,小康父亲与一无名青年(陈昭荣饰)的作爱过程中,电影更暗示小康父亲可能有「恋子情结」(见 Peng's Dictionary Page 001),下意识地不断搓揉对象的颈部,而导致性爱中断的后果。
也许这次性的挫折,让小康的父亲在求医途中的台中,仍然继续寻求肉欲的满足。待在旅馆的小康忍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摸索地进入同性恋三温暖,他看见昏暗狭小的空间□,一具一具或饥渴或呆滞的人体,最后随意选择了一扇未锁的门,与自己的父亲作爱,在痛苦的高潮(orgasm of "pain") /肉欲的欢愉中,暂时解脱怪病的骚扰。
当父子在事后(打开灯)发现彼此时,小康父亲的一个巴掌把二人之间的尴尬关系打回现实。从三温暖里亲密的性伴侣到现实生活中疏离的父子,小康父亲显示了他作为父亲的权力与无能,小康无语地逃离现场。
从发臭的河流、天花板漏水、到三温暖,我们看见的是同性恋情欲的流动,如何「潜移默化」了一个传统的异性恋家庭。然而「水」也影响了小康的母亲,在电影中反覆出现的镜头,除了上述的三种「水」之外,就是三个家庭成员□小康及父母,不断地在喝(白开)水以满足动物的基本需要,以满足「性」的需求。
于是小康的母亲在婚姻关系中得不到性需求(应也包括情感的需求)的满足,便转向婚姻之外的性伴侣。但在小康与父亲发生肉体关系的当日,小康母亲也经历一次性爱的挫折。她主动向男人求欢,却被拒绝。她发现性与爱的清楚界线横陈在自己孤独的肉体上,颓然地回到家中,只看到不知何时开始的,天花板的漏水已然漫延到自己的脚下。恼怒的母亲冒著满头的水滴,独力爬进楼上的空房子,找到漏水的水龙头,迅速地把它关上,但是回到家中,漏水却依然汜滥了整个家庭。
同性恋的父亲发现水电行工人没有办法止住天花板的漏水,就自己动手将它转向(灌溉花木…),而异性恋的母亲却积极地一个人爬上楼上的阳台,亲手关了水龙头。但是结局却不是二个人能够预见的,漏水/同性恋/失控的情感/饥渴的性,已经侵入了家庭,搞得狼狈不堪。
小康的家庭成为河流的源头,在电影的最后,蔡明亮却以开放包容的观点去看待小康与父亲的遭遇。两人回到旅馆后,彷佛也恢复了从前疏离的父子关系,不同的是小康心中的黏腻的潮湿终于蒸发,他打开窗门,(走出污浊不堪的河流,不再为怪病所苦),抬头仰望蓝色的天空。
这或许是河流开始澄清的第一个日子。
《河流》的慢箭zz
先前一直没看过蔡明亮的片子,知道他闷的很,没兴致的时候肯定看不进去,于是总拖着,但每次逛街,看到他的片子,还是买了下来。前两天,买了《河流》,鬼使神差地看了。那两天天气很差,灰灰的天,闷闷的,到处都很潮湿,身体内部似乎有点古怪,人打不起精神,就一个人躺在家里看片子,常常弄不清楚是白天还是黑夜。也许人在这种很迟钝的状态下,最适合看闷片,反正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看完了《河流》。
电影看完后,房间里暗暗的,我似乎很久没有说话了。电话也没人打,房门也没人敲。我死气沉沉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子一片空白,忽然很想对着已经暗淡的屏幕大骂一句,“什么烂片,什么古怪片子!”
《河流》讲了一个男孩叫小康,有一天脖子扭了,然后一家人带他看病。脖子扭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却说不出的难受,整天歪着脖子,神经质地抽动。人歪着难受,别人看着也难受。就象某一天你的牙疼了,疼着让人难受死了。若是没完没了的疼,就想着赶紧拔牙,要不然疼的难受,让人真想自杀算了。小康在电影里也是那样,恨不得自杀了事。但人怎么会那么容易死呢,想着死,当然还是歪歪扭扭地活着,到处看病,求神拜佛,然后发生一些古怪的事情,如同脖子疼一样古怪。譬如他的父亲是个同性恋,他莫名其妙地在片尾和老爸上了床。说出来都觉得古怪,但演的时候倒也顺理成章。
其实,让我难受并不在片子里有所谓“同性恋”情节,更不在意什么“乱伦”。电影看多了,这类情节一点不稀罕,拿来当卖点更没有什么新奇。但我难受啊,我就是为片子里那股郁闷劲难受。活着不爽,死又死的不干净。一切都好象电影里那个漏水的房子,滴答滴答淌着水,到处湿哒哒的,搞的乱七八糟,睡不好,住着更不舒服。如果能找到漏水的源头,关了水龙头也就无所谓了。可是,这世上有多少东西和小康的病一样,来得希奇古怪,却不能安宁,到哪里才能找的到水龙头呢?
连着几天,我总觉得脖子不对劲,走路都下意识地按按脖子。朋友昨天晚上笑话我歪歪扭扭,说你看你的脖子都是歪的,吓的我一愣。脖子?脖子怎么了?电影结尾时,小康爬出窗户,没想到那里居然还有一个天台,他古里古怪地站在天台上,看了看天空。屏幕上突然打了“完”,全剧结束了。结果我愣在那里,总觉得应该还有下文吧,应该还要讲点什么吧。可是,他不讲了,这个该死的蔡明亮什么都不讲了,就停在那里。或者没有停,还在延伸。好象一个鬼片,放了一个咒语在那里,然后画面一片漆黑。
可是,厉害就厉害在这里,《河流》不是鬼片,没有恐怖情节,没有恶心镜头,没有音乐,没有枪战,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对白都少的吓人,只有黑糊糊的画面,和里面沉默的人。
记得好象是尼采说过四个字:“美的慢箭”。他说有的美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人几乎不知不觉把它带走,它会悄悄久留我们心中之后,然后完全占有了我们。《河流》也是一种慢箭,中箭的那一刻,我感到这个片子真讨厌,渐渐开始感到它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如此阴暗诡秘,并如此强大,恍如生命之流,带着它的阴影,慢慢渗透我的生活。蔡明亮真是坏极了,他在电影的一开始,就放了一条黑乎乎的河流,上面漂浮着一个假死人,怎么摆都不对劲,最后干脆放一个真人,这条河脏脏地流淌,弄的人都臭了。这个人就是小康。
期待广大会员积极参与*^_^*
也欢迎非会员火速入会*^_^*
--
修改:eth FROM 159.226.88.*
FROM 219.22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