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中国美术学院
前身为国立西湖艺术院,1928年蔡元培倡建,设有国画、油画、图案、雕塑、建筑
、音乐等学科,旨在培养高级美术人才。1930年改名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7年抗
日战争爆发后西迁,1938年在湖南沅陵与南迁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改名为国立艺
术专科学校,后迁校昆明,1940年迁于重庆,音乐专业划归国立音乐院。抗战胜利后,
于1946年杭州、北平两校各返原地,杭校保留国立艺专校名。1950年改名中央美术学院
华东分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实用美术系并入中央美院,建筑专业并入
上海同济大学。1954年增设版画系、附属中等美术学校。1958年始改今名,增设工艺美
术系。1978年正式列入中央文化部直属艺术院校。现有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
塑系、工艺美术系、美术史论系、美术教育系、环境艺术系、附属中等美术专科学校。
设有壁画工作室、壁挂艺术研究室、摄影艺术研究室、书法篆刻研究室、环境艺术设计
研究所、电子计算机美术设计中心等研究机构。附设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定期出版学
报《新美术》和《美术译丛》。还附设有南京官窑实验室、美术陈列馆、电化教育馆、
潘天寿纪念馆等机构,并办有浙江美术学院艺术品进出口公司。现有教职工466人,其中
教授9名,副教授93名。几十年来为社会培养美术人才约4500人。近几年来,学校遵照国
家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需要,增设并调整专业和招生的比例,增加办学层次,形成了
既有博士生、硕士生,又有五年制、四年制本科生,三年制、二年制专科生,干部专修
科、进修生以及短训班的多层次培养人材的局面。1980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在搞好
教学的同时,提倡按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吸收中外古今艺术精华,深入社会生活,活跃艺术思想,发扬艺术个性,繁荣
美术创作。1950年以前历任校长有林风眠、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高培明、
汪日章。1950年以来历任院长为刘开渠、潘天寿、高培明、莫朴、肖峰;历任副院长为
倪贻德、江丰、莫朴、颜文梁、黎冰鸿、陈陇、王秉生、周一华、赵宗藻、王德威、宋
忠元、高而颐。现任院长潘公凯。院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218号。邮政编码:31000
2。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专业
校址:浙江省金华市北山路。邮政编码:321004。
温州师范学院美术专业
校址:浙江省温州市蒋家桥。邮政编码:325000。 浙江丝绸工学院服装系 前身为
1979年创建的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后改为服装设计专业,1985年建系。办学宗旨:根
据国情和四化建设需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坚持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为美化人民生活,提高民族的服装文化素质,培养新型高级设计人员。现设有服装
设计专业、纺织品装饰设计专业。创办迄今,已培养本科生119名、专科生94名。服装设
计、纺织品设计培训班学员393名。历任系主任有袁观洛、严洁英。校址:浙江省杭州市
文化一路88号。邮政编码:310033。
浙江大学建筑系
前身为1959年创办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学专业,1963年停办,1978年恢复办
学并招收本科生,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4月改今名。以培养多层次的从事
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现设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硕士研究
生学制三上。设有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室、城市规划与理论研究室、建筑环境物理研究
室;建筑技术教研室、美术教研室;建筑环境物理实验室、视觉模型实验室。现有教师
44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名。创只以来,共培养11届本科生253名,6届研究生13名
。全系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4篇,专著13种,教材4种;师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较大工程项目
六个,其中宁波大学总体规划及教学主楼设计,获全国竞赛一等奖。历任系负责人有吴
中伟、蒋协中、杜铭愚、王德汉、丁承朴、沈济黄。校址:浙江省杭州市玉古路20号。
邮政编码:310027。
杭州工艺美术学校
1960年9月2日创办。初设石雕、木雕、竹编、刺绣和设计五个专业。旨在培养既有
文化、又有技术,既能从事工艺美术生产制作、又能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的专业技术
人员。学制四年。1969年至1982年曾一度停办。1983年恢复招生,现设织绣、装潢、服
装、造型四个专业。建校以来共招收五届学生283人,已毕业216人。现有教师29人,其
中专业教师19人,文化教师10人。历任校长有赵子文、顾平立、孙国治、陈子秋。校址
:浙江省杭州市青春门外直街南肖埠。
--
FROM 166.111.16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