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sign 讨论区 】
发信人: SuperTwins (神面卣◎九月九酿新酒), 信区: Design
标 题: 今日在主楼旁听美院方案点评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Sep 26 00:26:31 2002), 站内信件
前面已经有同学说了很多,我再补充一些我听到的细节:
崔凯方案(入围,第二名)
优点是对东西轴线的处理很成熟,没有过度夸大南北轴线,
从而在总图上看大关系比较好。用一个室外中庭联系图书馆,博物馆和报告厅
的想法很好,王校长表示美国方案应借鉴这一点。
缺点是结构造价高,因为底层大空间需要拔柱子。功能垂直划分,
不利于师生交流。建筑语汇过于复杂。博物馆定位错误,不利于保安。
吴先生非常喜欢这个方案。崔凯非常能说,大谈建筑与哲学,
打动了很多国外评委。
GMP方案(入围,第三名)
立意:两颗印,一枚朱文,一枚白文。
优点是立意新颖独到,技术先进环保。面向未来,有时代特征。
缺点:功能不同而外形都限制在同一个方块中,本身就很牵强。
这也是致命的弱点。由于技术成本造成造价高昂是本方案失败的第一原因。
美国方案(入围,头名)
优点:可操作性强。后面修改起来最容易,且改动不伤筋动骨。
方案把精华全都放在干道两侧,其他立面的处理很平淡。
尹稚说“把钱全贴在脸上了”,很实惠。
功能最佳。全部实现水平交流,利于教学。
形式玩花的地方全都是功能允许的地方,比较巧妙。
材质与主楼有呼应。
缺点:庸俗。手法有抄袭的地方。大面玻璃不可能实现,必然修改。
玻璃盒子高度也必然下降。
博塔方案(第四名)
这个方案是标准的“博塔制造”。不论是教学楼还是博物馆,
都是这个样子。采光有严重问题。尹稚提到在最后筛选时评委考虑了
合作的可能,认为GMP一定比BOTTA容易合作。我注意到尹稚没有提到色彩
的问题。王校长认为这个房子在红区放着不错。
尹稚说博塔在瑞士搞“雕塑感”很吃香,但是却不适合主楼的环境。
这是个欧洲建筑,GMP的也代表了欧洲,“与其选择一个面向过去的欧洲方案,
不如选择一个面向未来的。”
日本方案(第五)
尹稚的评价是“遗憾的方案”,因为日本人做了厚达3CM的研究报告,
探讨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并根据他们的理念提出了设计方案。
评委们很欣赏日本人严谨的态度,但是尹稚说他们把细节研究得太透
却忽略了整体,王校长说“岛国。。。”云云。
致命的弱点是违反了城市规划的限制,悍然横跨城市干道,这是绝对不能
接受的。一个国外的评委说,如果建造了这个,“tsinghua is nothing”
尹稚的解释是,如此庞大的尺度将使整个主楼建筑群“没了”。
清华方案“第六”
尹稚说“对于这个方案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没有评委提到它。”
关于橙色的花哨部分和方形旋转体,尹稚说“外部的这些花哨在室内根本
没有反映”,校长没有表态,很快离去。
总的来说今天的收获很大,有点“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我个人评价最高的是崔凯,最低的是日本方案。当然我完全是看表面形式。
我觉得博塔的房子看上去确实没有80000平米,尺度有点错乱了。
GMP方案有点“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出难题。不过我个人认为比博塔的好。
美国的方案我不是很喜欢,主要是对玻璃幕墙部分的造型很不欣赏,
即没有妹岛的纯净,也没有盖里潇洒,偏偏位置又这么显眼。
没想到居然是第一,不过想想也是,这个方案是唯一一个最容易修改的,
所有的调整都不会伤筋动骨,其他方案却或多或少有致命的劣势。
--
FROM 166.111.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