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gchen (相信 ), 信区: Art
标 题: 波普尔谈音乐和艺术(7)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03月02日17:13:00 星期天),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t 讨论区 】
【 原文由 bugbug 所发表 】
关于音乐及其一些艺术理论问题
卡尔·波普尔
来源:音乐阵线
我已尽力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音乐理论的差别提供一种合理性的清楚的观念,
并
把它们同两种音乐即巴赫的和贝多芬的音乐联系起来。虽然我对他们两人的音乐都很喜爱
,
但当时在我看来它们是判然不同的。对作品的客观主义观点和主观主义观点的区别,在我
是
最重要不过的了;而且我可以说,从我十七八岁以来,它影响了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艺术中特别是音乐中的进步主义
我说贝多芬对音乐中表现主义的兴起负有责任,这肯定不很公正。他无疑受到浪漫主
义
运动的影响。但是,从他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他远非仅仅表现自己的感情或奇想。他经常
不
倦地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一个想法,力图使它变得明澈简单。比较他的《合唱幻想曲》[Ch
or
al Fantasy]和《第九交响曲》的笔记,就可明白这一点。然而,我相信,他那风暴般的
强
烈个性的间接影响以及仿效他的那些尝试,导致了音乐的衰落。现在我仍认为,这一衰落
多
半是音乐的表现主义理论带来的。但是,我现在认为,还有其他一些同样有害的信条;包
括
某些反表现主义的信条,它们已经导致从序列主义「serialism]到 musiqueconcrete [
具
体音乐]的各种形式主义的试验。然而,所有这些运动,尤其是"反"运动,多半产生于我
将
在本节讨论的那种"历史决定论",尤其产生于对待"进步"的那种历史决定论态度。
当然,就可能发现某些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问题意义上说,艺术可能会有进步。在音
乐
中,像对位法这样的发明,几乎揭示了无限多样的新的可能性与新的问题。还有纯粹技术
上
的进步(例如某些乐器的改进)。不过,虽然这可能揭示新的可能性,但它并不具有根本
性
的重要意义。("媒介"的改变消除问题多,提出问题少。)也可以相信,甚至存在着就音
乐
知识增长即一个作曲家掌握了他所有伟大先驱的种种发现而言的进步。不过,我认为没有
哪
个音乐家已经达到过这样一步。(爱因斯坦要不是完全地掌握了牛顿的技术,就可能成不
了
比牛顿更伟大的物理学家;在音乐领域中,似乎从末存在过类似的关系。)甚至莫扎特也
没
有达到这一步,虽然他可能最接近这一步,舒伯特还没有接近这一步。此外,还始终存在
这
样的危险,即新实现的可能性可能扼杀旧的可能性:如果过于自由地运用力度的效果、不
谐
和音甚或转调,那就有可能使我们变得对对位法的不那么明显的效果或者对隐含的古老调
式
不怎么敏感。
丧失了或许是革新成果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对位法威胁到
单
声部旋律作品的丧失,特别是节奏效果的丧失,而对位法音乐既因为这个原因又因为其复
杂
性而受到批判。无疑,这种批判带来了某些有益的效果,一些擅长对位法的大师,包括巴
赫
,最感兴趣的是把宣叙调、咏叹调及其他单声部作品与对位法作品相结合,由之产生错综
复
杂、强烈对比的效果。近代许多作曲家已变得不那么富于想象力了。(勋伯格认识到,在
不
谐和音的背景中,必须小心地调好谐和音,引入谐和音,甚至把不谐和音转为谐和音。但
是
,这总味着它们的旧功能已经丧失。)
把一种我(在1935年前后)称之为"历史决定论"的进步观念引入音乐的是瓦格纳。因
此
,我至今仍认为,他成了那个时期的主要反派角色。他还就怀才不遇的天才提出了一种非
批
判的,几乎是歇斯底里的思想:这种天才不仅表现了他的时代精神,而且实际上已"走在时
代
前面";这种天才通常是被所有同时代人(除去少数"先进的"内行)误解的领袖。
我的论点是,艺术即自我表现的理论是平庸、笨拙而空洞的,但未必是恶意的,不过
要
是热衷于它,那就很容易走向自我中心和妄自尊大。但是,说天才必定走在时代前面,这
种
说教近乎虚妄和居心不良,并且是让艺术领域去经受跟艺术价值毫不相干的评价。
从理智上说,这两种理论水平都很低下,它们竟曾被人认真地接受,这是令人惊讶的
。
第一种理论可因其平庸、笨拙而根据纯理智的理由加以摒弃,甚至不用较仔细地考察艺术
本
身。第二种理论,即主张艺术是走在时代之前的天才的表现理论,可以用天才人物受他们
时
代许多艺术赞助人真诚欣赏的无数例子加以反驳。文艺复兴的大画家大都受到高度赞赏。
许
多大音乐家也同样如此。巴赫受到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的赞赏,而他显然不是走在时代
之
前的(泰莱曼[Telemann]或许倒是的):他儿子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Carl Phi
li
pp Emanuel]认为他Passe[已过时],通常称他"老古板"[The Old Fusspot(der alte Z
op
f)]。莫扎特受到整个欧洲的赞赏,尽管他死于贫困。例外的可能是舒伯特,他仅仅在维
也
纳朋友们的小圈子里受到欣赏,但即使是他,在夭亡时也已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声名。说贝
多
芬未被其同时代人所赏识,那是一个虚构的神话。还是让我在此重复说一下,我认为,人
生
的成功主要靠碰运气。它跟美德「merit]不相干,在生活的一切领域中,总是有许多德行
高
洁的人未能获致成功。因此,我们可以预料,在科学和艺术中也是如此。
(本文共8页,请点击翻页继续阅读更加精彩内容)
--
FROM 166.111.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