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
中国美术馆位置:东四,清华西门814直达。
相比较而言,美术馆的俄罗斯艺术300年展显得冷清一些,不像上次的法国印象派画展那么受瞩目。然而我觉得俄罗斯展可看度更胜一筹,感觉非常精彩。
分析原因有二:
一, 印象派相对来说更抽象,专业性强,可以说三分看,七分靠想象,不是能被大多数人--尤其是没有接受过系统艺术教育的人,完全能消化、理解的了。况且上次的印象派画展拿出的展品更没有多少精品可言了。此次的俄罗斯展其整体风格是古典写实风格居多,多是科学的素描结构比例,更宜于被大众欣赏,且展品数量多,全部为俄罗斯的顶级艺术作品,其中有克拉姆斯科依、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列维坦的名作,观众从中可以感受俄罗斯18至20世纪的绘画发展史。其中还包括堪称列宾"最优秀最完整的肖像画" -《历史学家扎贝林像》。
二, 中国对于艺术审美的界定与俄罗斯艺术更接近。众所周知,中国在历史上受俄国影响颇深,在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追求和视觉审美上,中俄两个民族很接近,不管俄罗斯社会如何变化,人民性东西始终贯穿在俄罗斯绘画中。尤其在建国早期50s-70s,中国的主流艺术家主要是留学苏联,至今素描绘画仍然受俄国素描艺术作用较大,记得列宾美院的俄式风格素描也一直是我们考前在学习素描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俄国绘画艺术对中国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有一种蕴藏在普通民众中的"俄罗斯情结"。因此,俄国的绘画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展览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俄国早期古典写实主义的作品,那时的俄国绘画受法国影响较多,几乎不带什么鲜明的俄国特色,但画面都十分精美、考究,欣赏性很强。后来一部分苏联时期的作品时代感非常强烈,包括许多革命题材,有一种亲切感。整个展览中几乎没有古典油画多见的宗教体裁,多为人物静态作品。
虽然美术馆在展示上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但是从灯光设计、墙面颜色到展览形式,完全按照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的展厅原样复制了过来,展厅墙面为红、绿两种颜色,展厅的灯光亮度、照射画作的角度也都根据不同的作品有所调整。
做为全场的亮点的一幅作品是一幅身着白色绸缎礼服的王后像,绸缎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观者无不赞叹,连皮肤上的细微的部分,青筋、血丝都被轻松的表现出来了,看得我那个激动不已啊~~震撼~~
后来在一层看了一个现代作品展,其中还看到魏小明老师的雕塑作品等等,也不失精彩。
我自己很喜欢的是"法国巴卡拉博物馆水晶珍品展" 巴卡拉是法国著名的奢侈品品牌,从1764年开始致力于水晶制品的设计和制造。展览分三个主题:光线的艺术、设计的艺术、法式生活艺术。独具匠心的展示设计--展览营造梦幻舞台般的氛围,将展示与声光电完全结合起来的,置身其中仿佛美轮美奂的水晶艺术世界。在展示的最后你会看到一个长长的餐桌摆放华丽的盛满美食的水晶餐具,随着音乐的响起逐个的在展品底部亮起灯光,最后音乐的高潮部分,整个桌子才能完全的被照亮。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精彩的展品,票价也做到了最低,学生票才十元,感觉物超所值,满意而归。
【 在 shine617 (老狼老狼几点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了,不过觉得自己应该创作些技术贴了,便当作给大家提供些有用的信息吧。其实早就打算去看了,借五一假期也赶着拥挤的人潮,看了两个期待已久的展览。
: 大英博物馆250年藏品展
: 选择先说说首博,印象比较深刻新落成的首博与国子监旧馆相比,规模档次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交通便利,地铁木樨地站C口出来走不远即见到长安街上这栋造型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多种材料在建筑中得到了应用:青铜、木材、砖石、不锈钢、玻璃…当时真的感觉为之一振,关
: ...................
--
FROM 211.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