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ai预测天气怎么样了?
反正大家不懂细节,力大出奇迹。
--
FROM 117.129.54.76
哈哈哈,好有意思的话题
--
FROM 221.222.21.*
1,天气预报根本不是AI课题,AI解决的问题的特征是“人很容易解决而计算机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图像识别之类的,人很容易就能预测天气预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近年来,天气预报精度提高,得益于气象传感器的大面积普及、计算模型的改进、以及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和AI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在 qu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正大家不懂细节,力大出奇迹。
--
FROM 175.164.26.*
【 在 heidegg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1,天气预报根本不是AI课题,AI解决的问题的特征是“人很容易解决而计算机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图像识别之类的,人很容易就能预测天气预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2,近年来,天气预报精度提高,得益于气象传感器的大面积普及、计算模型的改进、以及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和AI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 ...................
天气预测其实就是图像识别(云图)
--
FROM 61.157.76.*
实时性要求不高那AI发挥作用空间不大。AI实时数据分析如果能提高预报精度那AI还是大有可为的。
【 在 ming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heidegg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 1,天气预报根本不是AI课题,AI解决的问题的特征是“人很容易解决而计算机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图像识别之类的,人很容易就能预测天气预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 2,近年来,天气预报精度提高,得益于气象传感器的大面积普及、计算模型的改进、以及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和AI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19.80.76.*
ai不只是llm,机算机视觉也是个重要的方向
【 在 Yinglis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时性要求不高那AI发挥作用空间不大。AI实时数据分析如果能提高预报精度那AI还是大有可为的。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
FROM 171.218.219.*
现在的AI根本不智能,就是个大模型而已,或者叫超级计算机。
所以AI能预测天气很合适。
【 在 heidegg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1,天气预报根本不是AI课题,AI解决的问题的特征是“人很容易解决而计算机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图像识别之类的,人很容易就能预测天气预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2,近年来,天气预报精度提高,得益于气象传感器的大面积普及、计算模型的改进、以及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和AI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 ...................
--
FROM 39.174.145.*
烦请搜索 华为 盘古气象大模型
【 在 heidegg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现在ai预测天气怎么样了?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7 15:36:53 2025), 站内
:
: 1,天气预报根本不是AI课题,AI解决的问题的特征是“人很容易解决而计算机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图像识别之类的,人很容易就能预测天气预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 2,近年来,天气预报精度提高,得益于气象传感器的大面积普及、计算模型的改进、以及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和AI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
:
: 【 在 qu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反正大家不懂细节,力大出奇迹。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75.164.26.*]
--
FROM 114.245.100.*
2024年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排名第一。
榜单公布的第二天,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发布了“风乌GHR”大模型,标志着人工智能助气象预报正式进入“10公里级时代”。
于是乎,有关“传统天气预报”是否会完全消失、“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是否将取而代之的讨论层出不穷。对此,专家也表示,“人工智能将给整个气象行业带来变革”。
传统天气预报:靠数学“算出来的天气”
天气预报是科学领域中最古老且充满挑战的工作之一,从古人“观天象借东风”,到1851年,英国首先绘制地面天气图,再到20世纪发明初代气象仪器,天气预报逐步迈入“科学时代”。
目前,现代意义上的“传统天气预报”,常规方法是使用天气预报模式进行定量化预报。该方法从精确定义的物理方程出发,然后转化成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计算机算法。简言之,传统天气预报是靠数学方程,通过超算“算出来的”。
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柱国介绍,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个数学模型,即利用流体力学变化运动规律对大气流体建立一种运动方程,继而生成一个伴随时间变化的预报方程。比如,已知这个时刻的天气,根据运动方程可以判断下一个时间段的天气情况。
然而,这种设计方程和算法十分耗时,若想做出准确的预测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昂贵的计算资源。例如,数据获取方面需要卫星遥感、雷达观测、飞机观测、船舶观测、海上浮标观测等的观测资料。
获取数据后,即使是在超级计算机的助力下,目前,通常预报3天的气象结果仍需几个小时的模拟推导,每天重复操作,从未间断。
人工智能天气预报:靠“经验”预测又准又快
如果说传统天气预报是靠数学推理的“理科生”,那么人工智能更像是一个开了挂的“算命大师”。
它的实质其实是利用大数据、高算力等技术与气象预测的深度结合,形成智能跨域、多尺度、精准的气象体系,实现大幅度提升气象预报速度,增强预报时效性。
也就是说,这些模型不是真正的数据驱动,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看得更远,靠以往足够多的经验、数据来预测天气。
因此,在精度和速度方面,人工智能相较于传统方式更准更快。比如谷歌2023年推出的天气预测模型GraphCast,在1分钟内能够预测未来10天的数百个天气变量。
2023年4月,中国发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风乌”,同样实现了在高分辨率上对核心大气变量进行超过10天的有效预报,其误差率相较于谷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更是降低了10.87%,30秒即可生成未来10天全球高精度预报结果,显著优于传统气象预报方法。
但是,气象学专家们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AI已经可以取代所有传统预报方法。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副所长黄伟称,目前的AI气象大模型都缺乏长期验证和应用,结果高度依赖再分析数据而非基于真实物理过程,也未涉及关键的资料同化过程,存在对极端天气估计偏弱等问题。因此,目前的气象大模型还不能取代数值预报的全部工作流。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研究合作研究所数据可视化研究员Jacob Radford同样表示,AI的操作流程值得商榷,“预报员的一个关键角色是向合作伙伴解释和传达信息,由于缺乏工具来确定AI模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预测,这项任务变得更具挑战性。这些模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考虑投入使用之前,仍需要在研究和预报员群体中建立信任。”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也深信,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天气预测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人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 在 Y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烦请搜索 华为 盘古气象大模型
--
FROM 60.16.232.*
【 在 heidegg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1,天气预报根本不是AI课题,AI解决的问题的特征是“人很容易解决而计算机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图像识别之类的,人很容易就能预测天气预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2,近年来,天气预报精度提高,得益于气象传感器的大面积普及、计算模型的改进、以及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和AI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
: ...................
有关系
华为的盘古气象大模型应用效果不错
--
FROM 106.1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