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自闭症(孤独症),大家有什么要咨询的,可以问我
你可以买个网课,ALSO渔计划啥的,恩启有个上岗考试
【 在 husih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
: 目前在家自己干预,目前刚开始完全找不到节奏。。。希望机构可以早点复工。
: AP领进计划1个月12万人民币,确实太贵了。
: ...................
--
FROM 111.199.191.*
欠债太多,明天开始回答问题
对不起大家
【 在 scalabr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问我答,保证回答99%的问题
:
: ——————
: ...................
--
FROM 111.198.230.*
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
【 在 liwec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要诊断自闭症,需要挂儿童医院哪个科?孩子目前6岁半。谢谢
:
--
FROM 222.128.10.*
两个选择都可以
如果孩子的能力那么好
还有第三种选择
提前找好陪读老师,选择一个NT的幼小衔接班
看孩子的表现
如果表现得非常理想,可以考虑撤掉陪读;
如果需要陪读支持,可以继续沿用,但也免去了与陪读的磨合时间
幼小衔接非常重要!
【 在 daoxiangc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能力不错,但跟小孩的社交不好,纪律性弱一些,体育类的课容易走神,枯燥的、难的课纪律会差,现在是普通幼儿园大班,预计21年9月上小学,现在考虑上康纳州的幼小衔接或者现代艺术幼儿园的全天班,哪个更合适呢?
--
FROM 222.128.10.*
孩子六岁了,有点错过最好的时间节点了
建议考虑两种方案:
1、学校要考虑有陪读,同时密切观察孩子在学校的能力表现,判断在哪些能力上存在落后及问题行为;
2、找一个好的个训师,针对于在学校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提一个小建议,如果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有些时候过高的社交意愿不见得是好事,孩子很可能在同龄人身上受到很多挫折,所以也不必太纠结,有些时候“不扰人”是最好的社交方式。
【 在 rose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刚到这个版,没有了解这个贴,现在把情况详细说一下,希望版主推荐一下干预的机构和方法。
: 我在上海,儿子现在6岁7个月。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ados量表22分。医生说典型高功能自闭。
: ...................
--
FROM 222.128.10.*
孩子能力很好,但确实存在一定的症状表现,我建议你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听郭延庆大夫的建议,他会判断的更准确!
【 在 GSS202103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大神,我家女孩,2岁1个月,1岁半的时候发现不应名、不指物、不说话、出门乱跑,正好有认识的人家孩子怀疑谱系障碍,然后就进了这个坑,带娃去看了郭延庆,给的结论是没有典型症状,但是有关注的价值,让我们多陪玩,也给孩子发育的时间。
: 现在的情况好的方面是:1、语言,一岁十个月前只会爸爸妈妈奶奶和火星语,现在说话基本沟通还可以,日常虽然还是四五个字的话居多,但是也能说比较长的句子,例如看到窗外停车一辆车,会说宝宝发现外边有一辆车在睡觉觉,偶尔会用我和他,还不会用你。
: 2、记忆力比较好,教她背唐诗或者唱儿歌,基本上教几遍就能背下来或者唱出来。
: ...................
--
FROM 222.128.10.*
霍营..你可以考虑下京都儿童医院或者星希望
【 在 xiucaij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你好。求推荐霍营附近的干预机构
: 孩子3岁半,贾美香说有asd倾向。社交和语言有明显的问题,需求会表达,眼睛很少有对视,如果算刻板行为的话:经常画一类车,听熟悉的儿歌有时候会哭。
: 我们本想在家干预,诊断一个月过去了,结果由于是新家长不懂不会,孩子进步很缓慢。
: ...................
--
FROM 222.128.10.*
目前干预的策略很可能是失败的
或者我再直白讲:无脑。
孩子的认知问题不大,主要体现在社会规则能力的欠缺上
一方面家里要“严防死守”,和孩子立规矩,不能干的坚决不干;
另一方面,你们应该考虑在集体环境下给孩子配备陪读老师,或者想办法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好,一定要对ta的行为能力进行约束。
很多时候,孩子不能进入小学融合并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不守规矩。
而且越是这样的孩子越要重视,
你想想,长大了以后,是一个能力不足但老实的人好管,还是一个能力非常好但不老实的人好管?
【 在 olddrag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老师您好,说一下我家5岁的侄女的情况下,麻烦指导个方向:
: 孩子3岁的时候诊断出是阿斯伯格,上了幼儿园上了一阵,因为多动就不上了,这两年主要是在县级市的特殊教育干预。主要情况如下:
: 1. 对音乐有特殊能力:从婴儿就开始一天到晚听美美兔的音乐,一岁时听了都能完整的哼出来,然后两岁的时候在没人教的情况下,能听了歌就能在电子琴里自己弹出来;现在天天就是找机会就要手机听歌,家里也没办法,只能让边吃饭边听;
: ...................
--
FROM 222.128.10.*
我建议你诊断一下
另,关于自言自语的判断,主要是判断自言自语的环境是不是不合时宜。
如果一边玩玩具一边自言自语,而自言自语的内容和玩的内容是匹配的,那是正常行为。
【 在 lucci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版主您好!我想问问我家娃是不是应该去诊断一下,做一些干预。
: 我家男娃,四岁半,目前上中班,适应不错,但是有些问题我觉得还是要警惕
: 1:自言自语的行为非常多,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喜欢这样,不停的自己复述故事,尤其有些表示惊讶的,有趣的带强烈语气的,复述的更频繁。高频,大概自己玩儿的时候都会这样,在外不会。
: ...................
--
FROM 222.128.10.*
首先有个大前提,普通孩子是不需要教模仿的,这是人类的本能,我们天生就会学习,而学习的基础就是模仿能力。
谱系孩子之所以需要训练模仿能力,是因为存在模仿能力的缺失。这就是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在不具备学习更难的动作的时候,那要从基础开始,比如拍手算是最基础的大动作了,等到这些简单的任务掌握后,再逐渐让孩子学会模仿更复杂的任务,比如更难的动作,或者把几个动作连起来。
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练字,都要从一笔一划学起来,然后再练习“田”、“木”这些简单的汉字
还有家长说,拍手、摸头这样的动作有意义么?
这是个好问题,所学的每个动作都要具备社会性意义,从这俩目标来看,拍手会比摸头的社会性意义打得多。但初期干预比较难的一点是,适合能力不足的孩子做的大运动动作可能就那么几个。
如果孩子能够在自然环境下跟随模仿,那完全没必要去塑造这样的基础能力,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往往说明机构的评估是不准确的。
再一点,一个完整的教学回合,除了教孩子拍手、摸头以外,还教了哪些内容?
每次下指令之前,孩子要关注老师吧?
下完指令之后,孩子要跟随正确回应老师吧?
这都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中涉及的内容。
【 在 flydd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关于机构教学内容的疑问:目前孩子快要2岁,在机构一个半月。从听指令拍手拍肚子,到现在是模仿动作指鼻子摸头等,感觉这是每个机构的必经之路。虽然也知道模仿能力对谱系孩子的重要性,但是还是会不禁疑问,机构的这种模仿方式,真的能增强孩子在生活中自发的模仿能力吗?在机构练好了模仿,孩子能在生活中去观察模仿吗?另外,都是教模仿,不同的模式教出来的是不是也不一样?比如说用游戏教出来的模仿是孩子自发的,用DTT教出来的,孩子就只会模仿那几个熟练的固定动作。 感觉现在很多家长被这个东西困住了,又需要机构又不信任这种方式。
--
FROM 222.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