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2.5岁诊断自闭到4岁多动症儿童,经历供参考。
孩子从2.5岁被诊断疑似自闭症,到快4岁,变成“多动症”儿童,供焦虑的家长参考。
主要经历:
1.女孩,早产儿, 1岁多的时候发育晚于正常人。回生产地协和医院正常临检的时候,医生也有此判断,但觉得问题不大,主要表现是肌肉张力。然后去南三环一个诊所找了鲍秀兰老奶奶,鲍秀兰人不错,说没问题,就是本尊看起来很老了。既然来了诊所,顺便上了该诊所的一堂干预课程。干预课的医生手法熟练,人也不错,跟我们提示说,这里不让拍视频,回家可以照着做。题外话,这个诊所来了好多外地慕名来做发育干预的外地儿童。后来我们在家里照着做了一段干预,好像有点效果,类似儿童体能课。
2.来到了疫情期间,亲戚提示孩子可能自闭。孩子在老家抚养,长期没有出门,娃只依赖老人、情绪低落、和其他人没有对话、有部分刻板行为,亲戚(职业老师)觉得类似学校里的某些学生,有自闭可能,建议问诊。因为孩子性格随父母,性格内向,发育缓慢,对其他孩子的行为有不屑,此外可能疫情出门少,导致行为看起来像自闭,但孩子和父母有对视,眼神有力。母亲是心理学博士, 请教了一些同行,都判断不是,其中有个朋友有临床经验。但架不住是自己家孩子,所以不放心继续医院问诊。
3.开始了问诊之路。先去安定医院问诊,医生诊断有倾向,提示2岁娃只能诊断有倾向,不能下结论。然后又去了西二环的一个小诊所,有儿童医院一个专家坐诊,儿童医院医生的几个建议比较中肯,我们较认同:
(1)甭管是不是,发育迟缓是客观事实,要进行干预;
(2)干预主要力量是父母,不是机构,也不是老人,机构的一些方法也是可以学习的。
在问诊的同时,这个诊所的助理花了差不多半天的时间做了测评,判断是较为重的自闭症,建议我们上机构。对于这个,后续我再说观点。
4.按医嘱进行了干预。把孩子从老家接回来后,我们按建议在家进行简单干预,就是强制和孩子对话,让孩子说出要求,再满足,比如喝水,让孩子说出声来,才给水,甚至让孩子自己拿水;又恢复早教中心的课程,多创造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机会;周末都带出去玩。
5.成了多动症儿童。已经上幼儿园,社交能力还是弱,不容易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运动和语言能力晚于正常,在家爬上爬下,晚上不爱睡觉,和父母聊天、打闹,音乐节奏感强,对颜色比较敏感,记忆好,最近开始上游泳课和律动课。
我的观点:
1.医生还是朋友,意见都很中肯、专业,有问题找医生。
2.如果孩子内向、发育缓慢,所谓的测评是失效的。理由很简单,比如你是个闷的人,不想听医生的指令,那是不是也得判断你为自闭症?所以得看核心的特征。
3.自闭症这个病和正常人没有明显的边界,和感冒不同。
4.家长的焦虑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只能接纳。
以上经历无法为真正自闭症家长参考。
--
FROM 106.120.64.*
孤独症与多动症并不冲突,可以共存……您家娃跟我家有点儿像,轻微孤独症,容易改善,到了上学年纪就主要担心多动症的影响了。
【 在 zsales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从2.5岁被诊断疑似自闭症,到快4岁,变成“多动症”儿童,供焦虑的家长参考。
:
: 主要经历:
: ...................
--
FROM 124.64.18.*
感觉比较同意3的判断,就是感觉不是一个非黑即白东西
举个例子,比如抑郁症,美国标准诊断标准比中国要低,比如心情抑郁就可以被诊断,诊断就可以服药,但国内基本要有很强烈比如自杀倾向失眠等等一些症状才会诊断成抑郁症
而现在美国自闭症如果真的是1/50,那这就是个常见病,我觉得很多人会按照过去典型自闭症来判断,那个时候自闭症可能是类似现在的低功能自闭症,无法生活自理,所以被诊断都会很绝望
所以我感觉现在这个版上很多小孩都是很边缘,类似轻度抑郁症,我心情不好,也许按照美国标准就开药了,但其实就是心情不好,也可能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也可能会有自杀倾向,所以干预后都会有些效果,但因为的确还是存在问题,所以可能在学业社交上还是会落后,他们其实就是接近或者就是正常小孩,类似我们以前经常看到学习不好小孩,都觉得是问题儿童,但其实就是现在的谱系,但也可以成长,就是可能会吃力点
不知道对不对。。。总之家长焦虑是一定的
【 在 zsales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从2.5岁被诊断疑似自闭症,到快4岁,变成“多动症”儿童,供焦虑的家长参考。
: 主要经历:
: 1.女孩,早产儿, 1岁多的时候发育晚于正常人。回生产地协和医院正常临检的时候,医生也有此判断,但觉得问题不大,主要表现是肌肉张力。然后去南三环一个诊所找了鲍秀兰老奶奶,鲍秀兰人不错,说没问题,就是本尊看起来很老了。既然来了诊所,顺便上了该诊所的一堂干预课程。干预课的医生手法熟练,人也不错,跟我们提示说,这里不让拍视频,回家可以照着做。题外话,这个诊所来了好多外地慕名来做发育干预的外地儿童。后来我们在家里照着做了一段干预,好像有点效果,类似儿童体能课。
: ...................
--
修改:sdali FROM 27.125.156.*
FROM 27.125.156.*
【 在 sd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比较同意3的判断,就是感觉不是一个非黑即白东西
: 举个例子,比如抑郁症,美国标准诊断标准比中国要低,比如心情抑郁就可以被诊断,诊断就可以服药,但国内基本要有很强烈比如自杀倾向失眠等等一些症状才会诊断成抑郁症
: 而现在美国自闭症如果真的是1/50,那这就是个常见病,我觉得很多人会按照过去典型自闭症来判断,那个时候自闭症可能是类似现在的低功能自闭症,无法生活自理,所以被诊断都会很绝望
: ...................
比较轻的自闭,类似于社交不行,性格特别差那种吧,容易抑郁,成为社会失败者。我也觉得自闭症谱系跟抑郁症这个词意思差不多。抑郁症也分有点抑郁,轻,重,很重。轻的抑郁可能就是心情低落,没精神,自卑,自我堕落。比如我有个朋友,被骗了很多钱后,也不去上班了,在家天天打游戏,老婆也离婚了,一个名校毕业生居然成了社会失败者。后来估计十多年自己才走出来,离婚后房子也卖了,工作就是随便瞎混混,复婚后接孩子做家庭主夫了。其实那会就是被骗后心理出问题了。
--
FROM 219.237.181.*
【 在 Heideg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绩好的里面抗挫折能力差的多了去了,一个打击就起不来
: 阿斯好像抗挫折能力也不行
: 容易气馁
就是抑郁了,逃避,老婆也不理解,每天逼他,刺激他,干脆离婚了。直接躺平。
: ...................
--
FROM 219.237.181.*
【 在 zsales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从2.5岁被诊断疑似自闭症,到快4岁,变成“多动症”儿童,供焦虑的家长参考。
: 主要经历:
: 1.女孩,早产儿, 1岁多的时候发育晚于正常人。回生产地协和医院正常临检的时候,医生也有此判断,但觉得问题不大,主要表现是肌肉张力。然后去南三环一个诊所找了鲍秀兰老奶奶,鲍秀兰人不错,说没问题,就是本尊看起来很老了。既然来了诊所,顺便上了该诊所的一堂干预课程。干预课的医生手法熟练,人也不错,跟我们提示说,这里不让拍视频,回家可以照着做。题外话,这个诊所来了好多外地慕名来做发育干预的外地儿童。后来我们在家里照着做了一段干预,好像有点效果,类似儿童体能课。
: ...................
现在一年级?放学在小区跟别的孩子呢?能融入集体一起玩吗?我觉得能融入集体的话就没啥。
--
FROM 219.23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