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新人报道,6岁男娃被郭延庆确诊ASD,不需要干预,很茫然求指点
ASD不是没有朋友,而是对人际关系兴趣低,并且缺乏提取社交线索的能力。小时候还好,长大一点会不懂别人的阴阳怪气和一些不说破的“潜规则”
牛不牛和智商有关,ASD有超级牛的,也有不那么牛认知能力没法代偿社交能力的
诊断不是为了贴标签,是为了给家长和周围人一点提醒,注意帮助孩子建立社交能力,融入社会。同时营造宽容的环境,不要让孩子有太多苦恼
【 在 sd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同意更多
: 都有朋友了。。。然后还是ASD
: 可以看看马斯克的自传,看起来如果按照这个定义,他说他是阿斯伯格绝对不是吹牛的,上学时候也就一个朋友,天天被欺负,但是物理超级牛逼,上大学了才“开窍”
--
FROM 101.236.65.*
郭医生的诊断很厉害,ASD的几个核心表现:兴趣冷门沉迷,不能提取有效人际线索,对人际互动缺乏兴趣(比如只说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交往中没有互动,不会顺着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延伸)。楼主提到的小孩的几点都很典型。
诊断不是为了贴标签盖帽子,而是让家长知道这个事,给孩子针对性帮助,给宽容的环境,帮孩子应对潜在的情绪障碍风险(抑郁、焦虑等易感性,与ASD的高共病率才是ASD小孩一生都要面对的最大困难)。有一本书叫《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里边说对阿斯小孩,可以当成是另一个星球来的孩子,和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但是和大家想象的自闭症谱系上其他的孩子也不太一样。对于阿斯小孩来说,家长好好带,有很多终身成就、生活都挺好的。
【 在 Tianyak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怎么觉得这些症状很普遍呢,我家孩子就是这样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G9860」
--
FROM 101.236.65.*
游戏视频这点其实不太像,冷门沉迷的意思不是沉迷,而是冷门且沉迷,比如一个孩子收集不同型号大小的螺丝并且每个都有专业命名
【 在 Tianyak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么一说我更没底了,我家孩子好像都符合,特别是看游戏视频的时候根本不搭理别人。我没觉得有什么,我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我找你说的书去看看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G9860」
--
FROM 101.236.65.*
ASD的诊断不是为了说有事没事,诊断ASD不是说孩子有事。而是家长要尤其注意某些方面的事情。正常到异常,本身也是一条长长的灰线,不是非黑即白。ASD或ADHD的治疗指南对有某些方面表现但没有确诊的孩子都是有用的
诊断从来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为了帮助孩子
【 在 healthkj 的大作中提到: 】
: 郭就是谨慎,许多孩子都得去好几次,我有一个朋友,在郭那三岁给定义的asd,六岁再去就说不是了,还让人家随诊,家长再也不去了,孩子大了,懂事了,再去他自己明白啥意思了,我觉得楼主的孩子如果在邹小兵那也许没事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01.236.65.*
智商140+和ADHD不矛盾的,ADHD的AD是难以过滤环境输入,HD是过度活动,二者都是由于多巴胺分泌不足带来的大脑抑制能力不足。即使没有确诊的孩子,按照ADHD的CDC指南来做一些干预也会有获益
并不是说孩子有问题,而是他在某些方面有特点,家长帮助他,可以充分发挥140+的智商,而不让生活沉浸在弥漫的失控感里
【 在 yixinxmg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我确实不想看这些,我老公自从看了这些以后有点神经兮兮的,我怕自己也这样,孩子更没希望了。娃爸带孩子去上感统课,看里面的孩子觉得好几个都是ASD,上次一个同学妈妈介绍朋友咨询我老公孩子的事情,我老公觉得人家孩子是ADHD,孩子妈妈也是,让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人家孩子智商140+,不是ADHD。
--
FROM 101.236.65.*
宽松的环境首先就是家长的包容、理解、科学对待啊。即使不诊断,面对一个总是失控崩溃的孩子,总喜欢奇奇怪怪东西的孩子,发起火来非常有破坏性的孩子,家长如果不懂这些,归因可能就不是ASD,而是孩子的意志品质,被惯坏了等等更加个人化的污名化的标签了
【 在 healthkj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几个家长有这心态?大多数都是戴了帽子以后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的行为,放大问题,心理暗示,矛盾,烦躁,这帽子真的不如不带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01.236.65.*
不是的,语言落后不是ASD或谱系的核心症状。ASD的核心症状是兴趣冷门沉迷、重复刻板行为、人际兴趣缺失。谱系而非ASD的,可能还有感觉过载、易激惹等症状
【 在 Lena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认知落后的都是谱系?我家娃三岁不会说话,也有谱系的嫌疑吗?需要去医院看看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FROM 101.236.65.*
六院的医生都会和小孩聊,聊他的生活、朋友、兴趣、对事情的看法
【 在 freeasclo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诊断?填一堆表格打分?
--
FROM 101.236.65.*
诊断标准国际通用地认可ICD-10这几年可能是(ICD-11)或DSM-V,除了同行review,定期更新,哪里也没有办法更新这两个诊断手册。应该改变的是大家的看法,家长的认知,还是诊断标准?
抑郁症诊断标准高,是医生不轻易写抑郁症,而是写抑郁倾向,因为抑郁症会导致一些报销上的麻烦,以及因为大家的不认可不了解,给医疗机构带来的麻烦。比如一个孩子写了抑郁症,可能学校会让退学了
【 在 sd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这样,干嘛不提高诊断标准,就像中国抑郁症诊断标准也比美国高很多,也没看到自杀率高于美国
: 今天给国务院留言了,希望提高自闭症诊断标准,为了小孩成长,不知道会不会有回复
--
FROM 101.236.65.*
赞同,担心别人的有色眼光,就偷偷知道不说就好了。但是知道之后,家长是可以默默做很多调整和干预的
【 在 Yanght56 的大作中提到: 】
: 偷偷地去诊断,别告诉周围的人,信不信诊断结果自己掌握,自己要心里有数。参照别人公布的诊断过程和诊断要素,自己悄悄地对号入座也行,别告诉周围的人就是了。然后就是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了,需要引导孩子时适当引导引导,但也别太当回事儿。
--
FROM 101.2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