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就是身体硬件条件正常的孩子,如果家长长期不陪伴,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这种比较不自然的环境中,孩子很难健康成长。不是性格出问题,就是各种行为问题。
你不是需要去找个医生给你家孩子确诊或者排除确诊,而是立刻行动起来,多陪伴孩子。
如果你的工作能带给你巨大的经济收益,那就花钱请专业人员干预,自己抽出时间陪伴。
如果工作占用你时间非常多,又没有多大的经济收益,那就考虑换个工作,总之,尽可能多抽时间陪伴孩子。
就占用你这几年时间,后面你想陪伴,人家也不需要你的陪伴了。
【 在 notvery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3岁9个月,在幼儿园表现好动,坐不住,和小朋友社交做的也不好,中午幼儿园睡觉爱说话,不听老师指令,第一次去看医生,挂了王力芳教授的号,智商77 ppvt智商66,精细动作,语言都是3岁,和大运动是3.1岁,个人社交2.1岁,最后诊断是孤独症可能性大,伴随多动,还建议去培训机构做干预,去培训机构做了咨询,说是干预需要连续三个月,全部是工作日,怎么也没想到孩子会和这个病粘上关系,有点崩溃,陪伴孩子比较少,光顾工作了,内心太愧疚,想问下大家这个病怎么才能确诊,下一步打算让郭医生再诊断一下?
: 如果去干预机构说最好父母陪伴,这个也不太可能,工作不能丢,唉…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59.2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