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今天问了孩子那个经典问题
【 在 pek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孩子回答的有啥问题吗
这个问题问的是“妈妈回来会去哪里找?”正确答案是桌子。这个问题是考察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而换位思考缺失是谱系障碍常见的症状之一。楼主家孩子做过检查,有谱系障碍的倾向,更是被明言当前是能否自愈的关键时期,所以有所焦虑是很正常的。
--
FROM 115.60.82.*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省略了关键词
: 导致问题产生歧义
: 显然缺乏换位思考能力的是这个lz
这个版面的都知道这个,所以即便省略了,版友也知道啥意思。没想到圈外的人来的太多了。
--
FROM 115.60.82.*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提问的对象不是版友
: 是孩子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或许你是对的,也或者只是楼主帖子里写错了,然而即便是问对了,即便对于一个2岁半的正常孩子,也很难保证答对。答对答错,并不会影响之前的检查诊断给孩子带来的标签。
这个帖子里,我只看到了楼主的焦虑,而楼主需要的也不是批评,只是一些宽慰话。
--
FROM 115.60.82.*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论之前医院有没有检查诊断过
: 问这种模糊的问题误导儿童,然后自己为此焦虑,是一种很不明智的行为
: 因为成人在某个圈子里焦虑,就非常急切的想给自己孩子贴标签,这在很多“圈外”网友看起来理解不能
: ...................
标签是系统的检查和诊断给的,而不是一个问题给的,大家的指责实际上正是由于不知道孩子本身就是带标签的。
圈外人理解不了,孤独症倾向的诊断给孩子父母带来的焦虑和迷茫。楼主如同迷雾之中,拼命的挥动双手,想要抓住什么确切的东西,又害怕被抓到的东西伤害。确实不冷静、理性,但却是可以理解的。
--
FROM 115.60.82.*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
: 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仅仅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东西,被检查和诊断、被父母标签化,你是什么感受呢?
: 难道你们圈里,换位思考的时候,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理解家长的焦虑,却唯独不能和孩子换位一下,思考下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 ...................
他的孩子半年前就被诊断了,跟这次问题没有关系,更不是因为什么捕风捉影的东西。
--
FROM 115.60.82.*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搜一下这个lz的历史帖子
: 医生明明说了她的孩子没多大问题,她的爱人也对她的行为极其反感
: 但是她持续固执的反复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你们这个圈里的
首先你要知道ADOS14分是什么意思,专家说比较轻可不是没有问题,只是强调分数虽然偏高,但核心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否则也不会要求家庭干预和持续观察。
真正没问题的,其实也有很多,专家会直接说,“没啥毛病,你想多了,好好养孩,以后别再瞎琢磨了。”
然后你还要理解一下相关的理论假说,以及经验教训,及早的重视并加以干预,对于孩子情况改善甚至彻底脱圈是大有好处的。
--
FROM 115.60.82.*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病患儿童的家属需要认同,对只要表现出来是你们这个圈的,就表现出强大的理解,这个现象很好理解。
: 问题是,她真的是个患儿家属吗?真的需要你们这种理解吗?
: 她自己去医院做做心理评估,比在网上找这种圈子认同,对她、对她孩子,都更有益吧?
这个圈子只是暂时的港湾,逐渐自愈的、能力相对强能够基本适应社会的,慢慢很多人都会离开这个圈子,我觉应该离开,而且希望更多的人离开。
至于他心中的焦虑,心理评估可以缓解,但真正治愈,还要等到好消息到来的那一天。
--
FROM 115.60.82.*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的理论假说是视基本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无物的么?
: 你忽略了成长环境对儿童心智发育有多大影响。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本身就足够导致孩子的退缩、迟疑。
: 简言之,如果家长焦虑到潜意识里一直在找儿童自闭的证据,那么儿童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 ...................
孤独症是不可能由抚养方式导致的,你可以查查“冰箱妈妈”。另外,孤独症的症状和心理不健康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你也可以了解一下。
--
FROM 115.6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