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ASD干预相关知识浅显科普~~
感谢回答,我大概能理解了。的确可能家长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做过帮孩子旁白讲出他的愤怒,也会每次拥抱他抚摸他帮他放松。他自己也能讲我很生气,非常生气。还会讲我就是生气,我控制不住想生气。后来我就放弃了,每次都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暂时把这个当成刻板思维和自控力的问题。希望大一点能减轻。
【 在 Zziizi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分不同的情况吧。
: 我能举的是问题行为干预,我只旁观个和辅助,并没有学习理论知识,就当听听,也许有错的。
: 我分辨不了问题行为和情绪问题,家长眼里的情绪问题,在专业人士那里应该就是问题行为的一种。
: ...................
--
FROM 124.64.235.*
生气只是一种情绪,那高兴也是一样。为什么高兴时各种行为大家能容忍?那生气的时候,就觉得是情绪问题呢?
让孩子觉得生气就是一个普通的情绪.
【 在 flydd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回答,我大概能理解了。的确可能家长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做过帮孩子旁白讲出他的愤怒,也会每次拥抱他抚摸他帮他放松。他自己也能讲我很生气,非常生气。还会讲我就是生气,我控制不住想生气。后来我就放弃了,每次都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暂时把这个当成刻板思维和自控力的问题。希望大一点能减轻。
--
修改:Zziizi FROM 114.241.83.*
FROM 114.241.83.*
JASPER
共同注意力,假想游戏,共同参与,情绪和行为的调节
Joint Attention, Symbolic Play, Engagement, and Regulation ,
简写JASPER
这不是一个综合的干预方法,是针对性很强的,载体是游戏,强调行为的自发性,多样性和在自然情境的泛化,还有情绪控制和调节。强调孩子的主动发起,家长是玩伴,更多是支持和示范作用。
前几年JASPER和DTT做过一个对比实验,对象是学龄前口语语言比较少的自闭症儿童。研究结果出来了,标准化测试结果两组是持平的。但JASPER组的小朋友自发语言更多,和家长互动更多。
NDBI中ESDM(早起丹佛模式)和PRT(关键反应训练)是和DTT类似,而JASPER和EMT更偏自然一些,更加看重共同注意力,玩耍行为,以及和人之间的互动。
JASPER通过Space评估来确定孩子的游戏技能级别,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来干预,总体是同级别干玩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向高级别玩耍的拓展。
每次干预都是要记录数据。数据非常重要。还有环境布置的重要性。
JASPER,书名也是这个,只有英文版本。
英文好的,理论知识强的,觉得自己不会和孩子玩游戏的可以看看,再结合另外一本游戏的书,会有奇效。
JASPER和其他NDBI方法结合起来用,非常适合。
--
FROM 114.241.83.*
EA
早期成就,Early achievements,简称EA
这个方法是基于课堂的干预 ,改善核心社交障碍,是幼儿园教师实施的自然发展行为干预方法。
EA是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
EA-ES,面向学龄前儿童。
干预有几点:一个是环境因素。读过ABA系列书的就知道,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减少环境干扰,提供合适的材料和道具。
二是辅助的给予多与少
三是活动的那排。
--
FROM 114.249.131.*
注意力(attention)
今天对于注意力关注多了一点,学了点新知识,分享给大家。
注意力从社会适应性来看,大家看中的几种注意力。
JA,joint attention,共同注意力,现在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一点。知识已经被普及的差不多了。我就不多写,举两个理解的例子,比如我和孩子,我用手指天上说看,天上有个飞机,孩子会去看天空 的飞机,那孩子的注意力和我的注意力共同在一个飞机上。或者我盯着一个门,看半天,孩子也过来盯着门看一下,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力是一样的。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孩子观察到飞机,他大喊,看,飞机。然后我和他的注意力又在一起了。这一类有时也会叫分享性注意力,也是共同注意力的一种。
还有另外两类比较关注,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叫什么注意力~我今天才知道。
一类叫 on-task attention,任务注意力。
举个例子,我们看小说,可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但是我们看应用行为分析书,把注意力一直放在书上往往坚持不到30分钟。
后者就叫任务注意力。写作业东看看,西瞅瞅,还有我家孩子听讲题时,两眼发直,神游,都是这个问题。
还有一类是attention in langgue语言信息注意力。
这一类注意力主要是关于听对白和讲话对信息的提取。
比如你和孩子说,明天我们去爷爷家吃晚饭。孩子可能就漏掉了爷爷家或明天。
我觉得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写试卷,看题目漏一行,漏半页题目不写,也应该属于这一类。名字应该是对信息提取(视觉,听觉等)的注意力。
可能因为今天讨论的是学龄前的孩子,并没有学业压力~
--
FROM 114.249.131.*
再写科普,下一步是把白皮书的知识科普一下。我想着也许可以把我每天学到的知识分享一点点给大家~也当我自己复习了。
这本书,如果从业一段时间,看起来,觉得写的真的很不错。只是源于我英文太差,无法直接看第三版英文。
不过据说有个出版社快出版第三版了,听说翻译的还不错~好期待,不用再看翻译的很烂的第二版中文。
因为有时中文看不懂,要去翻英文原版。
过段时间,我可能要系统的学习,那时分享的知识就多了。老师们觉得我学的太杂,让我跟着新来的老师从头培训~嘻嘻
--
FROM 114.249.131.*
周末学习时间管理,星期一就记录每件事的时间,坚决杜绝同一时间安排很多零散的活,疲惫感好多了,还能节约时间去学习。
晚上发现chatGPT真的太牛了,其实一直被安利,昨晚真的震撼了,以致于自己写的东西感觉是狗。屎。
但是今早醒来,感觉那些写的看起来很舒适,但是看完后,感觉还是不会,那只是泛泛而写。
--
FROM 114.249.131.*
1.强化到底是什么?
强化,这个词,源自skinner(斯金纳)。他认为人或动物出于某种动机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 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 当后果对他不利时, 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强化”的本质,那就是后果导向。
白皮书是这样说的,强化就是当一个反应之后,跟着一个刺激变化,导致相似反应在未来更频繁的发生 。强化就发生了。
When a response is following by a stimulus change,that results in similar response occurring more often in the future.reinforcement has taken place.
--
FROM 114.249.131.*
操作中应该如何强化?
强化有两种操作方式:
第一种是增加一个新刺激或者把强度增加了,这种操作的强化叫正强化
第二种是从环境中去除已经存在的刺激或者把强度降低了,这种操作的强化叫负强化。
我理解的方式就是正强化就是+喜欢的刺激,负强化就是-(减少)厌恶的刺激。
举个例子,来上课的孩子,如果来了和我打招呼,我会从兜里摸一个糖果,那以后孩子来上课,都会很积极的和我打招呼。这就是一个正强化,因为糖果是孩子喜欢的刺激,孩子和我打招呼的频率增加了。
孩子想去玩小去游乐园玩,可是一楼邻居家有一条狗经常在院子里,只要看到狗,孩子就不去游乐园,后来找到邻居商量每天下午4点半,狗狗放在屋里,因为看不到狗,孩子放学后就愿意 下楼去游乐场玩。这就是负强化,因为去除了孩子害怕的狗狗,孩子去游乐园的行为增加了。
--
FROM 114.249.131.*
强化物是什么
强化物,一般指正强化物,就是正强化操作中,喜欢的那个刺激。
负强化物,就是负强化操作中,移除的那个刺激。
--
FROM 114.24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