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8岁女孩刻板行为
感觉是强迫症,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和小孩聊聊,让她知道是怎么回事,告诉她可以相对讲究一些,但没有绝对的洁净。
--
FROM 203.88.37.*
我认为这不是“病”,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建议不要用治疗的心态去看这个问题,就是当作一个人特别爱干净,逐渐引导,比如多去外面旅游,接触些花草虫鱼,小孩可能就自己想明白了没有太过纠结于洁净的必要。
【 在 zitongxiaoyu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我现在还不太了解这个病情,这几天正在查相关内容。怕不懂反倒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
--
FROM 203.88.37.*
此外,本人的体验:运动(最好是有一定强度,能出汗那种)能有效舒缓强迫心理状态。
【 在 jacka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这不是“病”,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建议不要用治疗的心态去看这个问题,就是当作一个人特别爱干净,逐渐引导,比如多去外面旅游,接触些花草虫鱼,小孩可能就自己想明白了没有太过纠结于洁净的必要。
:
--
FROM 203.88.37.*
强迫症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某些方面特别爱干净,一定要按某个数字做事,反复检查是否忘记关门等等。
从爱干净这一个层面入手,进行改善,实际上能一并改善其他思想模式。
【 在 zitongxiaoy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仅仅是爱干净这件事,就是很多事她追求完美,她告诉我说头脑特工队有不同的小人,只有按她觉得的那种方式去做才会做到完美。还提到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回来了,所以很多事情如果现在做不好,就没法回来重做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也尝试告诉她不用把每件事都做的很完美。
--
FROM 203.88.37.*
非常不建议采用强制的方法,因为你无法强迫一个人按你的意愿去思考。强迫性思维(我觉得用强迫症这个词不合适)的人有自己的自洽逻辑:比如非常爱洗手是认为接触过的外部物体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不洁净(不是指病毒或细菌,是一种抽象概念);又或者走路一定不能踩分界线,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类似和运气有关的选择。强制的话估计作用不大甚至起到反效果。
我建议你和你爱人多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首先要让自己接受:强迫性思维除非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否则不应作为一种“病症”看待的看法。然后再引导小孩的认知,比如我之前提到过的多参与户外运动,孩子和人群接触多了,慢慢也能想明白人不可能生活在绝对的真空中,事情也不可能在所有场合和时间绝对按自己的逻辑运行。另外也可以让她看一些这方面的文章,让孩子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本书叫《青少年道德修养》,应该是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不确定现在是否还能找到。这本书里面有专门的章节描述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强迫性思维,写得很好,作者没有把强迫性思维模式作为一种异常,而是用理解的心态去讨论和说明,这是一位非常善良睿智的教育工作者,值得尊敬,作者的开明看法和柔和处理的建议值得学习。
【 在 zitongxiao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请教下如果强迫她终端一些事情,对这个症状有帮助么。最近爸爸会强硬制止她的一些强迫行为。比如她繁琐的洗手过程中给她抱走,但是她大多数情况下会挣扎。爸爸的管教比较粗暴,和这个有关么
--
FROM 203.88.37.*
不客气,祝小朋友快乐成长。
【 在 zitongxiaoyu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的,非常感谢。我会把你这一段回复发给我老公看一下。
--
FROM 223.104.77.*
时间太久,我也记不太清楚了,我出差回去翻翻书柜看能不能找到,有的话把信息发给你。
【 在 zitongxiao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好,请问你说的《青少年道德修养》是1988年出版的一本绿皮的书么,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网上版本太多了,有很多没有目录,看不到里面的内容。
--
FROM 223.104.77.*
翻了一遍旧书柜,实在是没找到,你在网上找一些相关主题的书应该也是有帮助的,祝好。
【 在 zitongxiao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好,请问你说的《青少年道德修养》是1988年出版的一本绿皮的书么,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网上版本太多了,有很多没有目录,看不到里面的内容。
--
FROM 119.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