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大六院李雪医生门诊归来
孩子多大了,具体哪些能力不足呢?
【 在 summer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3个月前入圈,上家长培训课自行干预后,想了解孩子是轻中重度里哪一类(因为孩子对视好、社交意识尚可,我期待是轻度),以及请专家判断是否要去机构。李医生并未对孩子做检查,只是向我索要近期的评估报告,根据结果说孩子能力还是不行。对于孩子严重程度拒绝给意见。给我推荐了五个公众号,都是入圈即知的。推荐的图书是华夏出版社的系列。
: 李医生的几个主要观点:
: 一、无论轻中重度,都要去机构(所以没必要判断程度),每天要有4-6小时的机构训练。因为家长即使上了培训课,由于之前没有实操经验,家长干预等同于拿孩子练手,会耽误孩子康复。
: ...................
--
FROM 88.72.105.*
如果诊断没问题,应该及早进行康复训练。
一个理想的康复治疗需要以下几点:
1. 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
2. 有时间分析和制定计划
3. 干预是在平时的真实生活和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展开的
4. 有一定的密集度
一般来说能同时做到以上的只有家长。如果换成机构去做,成本会高到无法承受,是不现实的。
所以绝大部分的机构的方法,都是有副作用的。
但是你没时间也只能去机构。。
【 在 summer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2岁4个月,不会说话,PEP评估的10项能力都是最低档
:
--
FROM 195.65.112.*
感觉很不负责任,没有观察和自己诊断孩子就直接推荐干预机构。。
3岁以前最重要的还是亲子关系和自由玩耍。
不让家长看的机构最好不要去。。因为娃也不会说,你也看不到,很难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 在 summer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雪没有查看孩子情况,只是重复了一下机构的评估结论,我认为这不是诊断
: 另外,我对去机构还是心存疑虑,因为机构的个训课都不让家长参与,据说是为了不影响上课效果。通常来说,一个2岁半NT娃也是跟家长上亲子课,社交能力相对弱的谱系娃却离开父母,和不那么熟悉的老师单独相处,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真有那么好吗?如果不能做到无害,就不用谈有效
:
--
FROM 195.6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