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版主的分享,我把之前的回帖复制到下面了。还有我非常同意您说的把同样的内容发到孩子版收到的回复会完全不一样。孩子从小到大我也怀疑过几次,两岁多不会说话的时候,三岁会说话但像书面语的时候,我都怀疑过自闭症,但我为什么自己否定了呢?因为百度查到的关于自闭症的描述都是典型的,我儿子眼神没问题,没有狭隘兴趣,没有自我刺激,没有刻板行为,是不跟别的小朋友玩但不是说三岁后才会发展社交吗?他可能只是内向呢?一年前很偶然在本版看到讨论明知故问的帖子,才恍然大悟。所以一直很感激水木有这个版,认识一些版友或群友都是通过本版意识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孩子程度比较轻,才会到这里来问。典型重度的估计父母或周围的人早就看出来了。现在看到一些孩子版或儿童教育版的帖子会隐隐担心,但下面的回复很多都说孩子没问题家长有问题的。
当然新家长也不要太焦虑或绝望,刚入圈时听讲座,ASD终身不能治好,能自理就不错,也是很绝望,但另一方面我也疑惑,我儿子这么小就能满足幼儿园要求的自理能力,怎么就长大不能自理了?结合圈内家长的看法,以前确诊的ASD可能都是典型重度的,加上干预也不是很成熟,结果不太好。现在很多轻度的谱系,放以前都没被确诊,长大也工作、结婚、生子了。不少家长意识到自己或家里长辈就有谱系特质,现在不也过得还可以吗?重要的是家长知道哪些是所谓的闭点,自己孩子哪些方面落后从而导致ta以后上学和融入社会的障碍,尽力去帮他解决和提升。另外老家长们特别强调亲子关系和情绪管理。
-----------------------------------------------------
怎么说呢,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总结吧。我儿子诊断之后回头看孩子小时候的事情,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就是6个月时去北大妇幼做体检,有一项是让我和娃爸到孩子后面叫名字,叫了几次孩子没回头看,当时医生脸色沉重,语气比较担心地说这个不太好。我和娃爸觉得这个医生神经病吧,这算什么事?孩子还小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能把名字和自己联系起来。但医生的反应让我们心里还是有点介意,回家之后隔一段时间叫他的名字看看什么反应,大概过了两三个月我儿子能应名了,我们觉得没事了,他只是慢一点,没什么问题不是。
我儿子四岁多才确诊,还算幸运的是我、娃爸还有奶奶都努力做到了“有质量的陪伴”。但我要是早点知道ASD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孩子肯定能比现在更好,而且会躲开导致我儿子退步最大的坑——公立幼儿园,可能早早地去新希望排队了。
不管是不是,既然有医生提示,父母在不过度焦虑的前提下知道哪些是需要注意的点,多用心陪伴,后面孩子发展正常最好,如果真的是ASD也不会后悔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
--
FROM 120.2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