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一下,谱系的事情家长还是得抱着长期努力的心理准备。说实话很多高功能的孩子是三岁以后越来越明显,不干预的情况下跟NT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之前版上讨论的两个时间点是5、6岁和青春期,有的孩子突然好了,有可能是神经长好了,但这种比例比较低,我觉得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比较现实的目标是孩子到学龄可以独立上学,但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心智弱社交差就不用说了,家长经常被老师找,孩子畏难、情绪差。所谓的摘帽估计也还是有特质,当然影响也不大了。
机构我觉得不满意可以退,也可以换。我们之前待的机构个训老师勉强可以,对孩子有耐心,至少没坑孩子。我当时最不舒服的是机构的负责人只想着怎么赚钱,在朋友圈和群里一副一切为特殊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但实际上妥妥的私企老板。现在想找有经验、专业、还用心的机构还真的不容易。
【 在 childish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最近跨进三岁里程碑,然而没看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反而已经停步不前很久了,经常发愣,刻板行为也很突出,而且有挤眉弄眼的行为,不知道是缺什么,还是抽动症了?总之之前摘帽的幻想越来越飘渺了。
: 再说说孩子的机构,其实一开始上机构,就感觉到这个行业并不是我交了钱就是上帝,反而还是要孙子一样的看老师脸色。最近这种感受越发突出,也很矛盾,不知道各位家长也有类似感受么?遇到这种没办法沟通孩子上课情况的时候怎么办呢。
: 在机构,个训课增加了所谓社交环节,上课期间,任意时刻,其他教室的老师或者小朋友都可能敲门进来。如果仅仅是握手打招呼交换物品,其实也没什么。关键是发现,增加社交环节后,原来认认真真教孩子的老师,开始三心二意。串门环节里,有时候老师会聊天,有时候会更关注状态更好的孩子,集体训练的内容,我们孩子可能之前完全没学过,就全程跟不上。其实最讨厌的,还是老师教孩子的状态,基本被打散,原来一直挺认真教孩子的一个老师,我感觉越来越飘了,什么教学记录,根本也没按照dtt方案去教。打个比方,孩子本来刚进入学习状态,就被随意敲门进来的老师和孩子打断,一个社交下来就是十分钟左右。然后剪纸十分钟,再随便磨蹭一会儿,下了课。
: ...................
--
修改:doujia777 FROM 120.244.142.*
FROM 120.2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