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这也是我想说的。
不要没事拿着本本,把一些零碎的、轻微的所谓“症状”去做病理化解读,把孩子标签化。这样做无论孩子是不是谱系,都弊大于利。
发生明显的环境适应问题,还是需要去看的,这无需多讲,能到这个版上查阅的,并不需要你担心“像雨人那样明显也不去看”。
老农民可能因为无知忽略问题而错过治疗。高知们的问题往往是相反的,知识太多、焦虑太多,以至于忘了人本能的爱是什么样子的,用以爱为名的焦虑去代替爱孩子本身。
【 在 sda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所以我的看法也是不要过度诊断,毕竟心理暗示作用很大,但现在过度诊断不是家长,而是医生,是由美国发起的这个医疗体系,毕竟美国小孩确诊率是2.67%,意味着超过1/50,这是个非常大的比例,这是因为美国医疗体系就是相信大量诊断可以带动研发和为救助带来帮助,然后带动这块的医疗产业的发展,这个是资本主义
:
: 这样一个诊断是考验人性的,我不相信普通人能完全对这个诊断免疫,更何况很多诊断来自恰好是你所说的权威医生。所以我也发了很多文章在这个版上,其实我觉得就是不要过度诊断,要正常化对待小孩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