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非常赞同版主的看法。
1.根据我们的观察,孩子进诊室去玩玩具我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觉得算正常。拿车在桌上推也能说得过去,因为郭的桌子有两张桌子拼在一块,孩子是在郭对面的那张桌子上推。离郭有距离。关于观察环境,其实他也是会观察的,比如小时候带他去幼儿园,下车后朝幼儿园的方向走他就会哭着说回家,去卫生院打针进卫生院的大门就哭着要回家。可能是父母都在,包括在机构久了陌生的环境不让他那么害怕了。所以我很赞同版主的分析,最核心在于眼神和与郭大夫的互动。基本上把我们认为的不好的方面展示出来了。好的方面比如他喜欢荡秋千有时候会主动要求我荡他,但对大夫没有大的反应,郭拿着一个玩具电话让他打电话他没有打,其实完全能做到,比如去外面住宾馆他会拿宾馆的电话在那里喂喂,打电话,记得一岁七个月就会这个。所以核心还是在于眼神和互动。
除了这个版主说的一点也是,郭大夫说小宝拍手倒不是跟着大夫做,是让小宝自己独立完成,当时我想总算有一些互动了,但也觉得这不是机构里教的么?
2.关于孩子的表现除了眼神、应名和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他的平常带他觉得还可以,最近有意识教他提问也能慢慢学会,能自发的提一些与场景相关的问题。问他听歌想听a或者b,他可能会说c,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有进步,比如突然把他的车抢走,他能比较迅速的说把车还给我。他妈妈同学给他买了玩具车,隔几天问他还知道是阿姨买给他的。我在厨房做饭,要过来看,我说去洗手间搬高脚凳来看,他会比较快的搬来,会帮着一起摘豆角。在社会性方面,不排斥人多的地方,会跟随小朋友,模仿能力很强,比如在游乐场有一个小屋,小朋友们往屋里去,我说大家都去秘密基地了,你也去,他会积极的跟随进去,别的小朋友说什么会模仿说,但是不懂区辩。有时候真的希望他能突然一下子开窍。但是眼神和应名真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关于停掉一些机构,之前版主也有很好的建议,主要是报的学期还没有结束,所以没有实施。另外一个原因是,孩子之前送过三个月幼儿园,在房山应该算是很贵的,但是老师在孩子不捣乱的情况下根本不管,换了老师也不管,不参加活动就孩子一个人在旁边玩,所以大夫说的要找接纳度好,有爱心的幼儿园太难了。版主之前说房山有不错的托班,有推荐的吗?长阳这一片。在机构上课觉得父母在身边,能总体上把握他不放空,参与活动,非常害怕再把他放到一个不管他的地方。
4.关于孩子的预后,不想那么多了,主要是心里有个底,即使孩子很典型,但大了能自理,我们会放心很多,所以其实这次看大夫更多的是受到鼓励,之后孩子没有大的进步,可能不会近期去看大夫了,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这次主要是想要心里有个底。
在 chenyuf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 典型和非典型 这个不是判断孩子预后的依据
: 所以不用纠结这个了 孩子能力很好 说明孩子的预后就好
: 我认为郭后面说的对 得停一个班了 需要把孩子放到真实的社交中去
: ...................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