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没有放下包袱呀,还是会经常纠结他这样是正常还是不正常。所以我觉得打分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吧。
【 在 azur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么看您家的刻板行为比我们还要执着一些
: 试着和他说,再刷三次就走,数着数,或是提前提醒,“今天不刷卡了,带你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这样试试看,逐步减弱。
: 我家有些刻板行为随着兴趣点扩大消退了一些,比如原来进电梯总要指着禁止吸烟读一遍,现在很少读了,走一路看一路交通标识,现在也没那么新鲜了,我经常强制或怀柔的打破他一些常规习惯,比如幼儿园放学喜欢走马路牙子的“独木桥”,比如喜欢某件衣服总要穿,提前换另一件,商量给穿上。经历了三个月,从一开始挣扎哭闹,到现在比较好说话,随和懂事多了。
: 至于3分和12分,分数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还是最直接的借鉴,比我们好的是,可以放下包袱正常带,不必像我一样偶尔陷入,他这样是正常还是不正常的困惑
: 我家孩子失分主要是眼神,展示,社交质量方面,不是没有,是和nt比有很大距离,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很容易玩在一起了,但他还是比较自我,对物兴趣大于人,社交发起困难。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
--
FROM 219.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