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所谓的语言和功能,这些在小时候训练、干预都是技能,是“术”,实际上,最终能够融入社会的,功能本身肯定并不低。
而如何让这些个性特质格外有点“特别”的谱系去适应社会生活,因为作为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他需要有进取心、有抗压性、有包容性、以至有去关怀别人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被照顾者,还要有理解这个复杂社会的能力…
这些可能才是需要终身考虑的。这个问题随着孩子越长大会越凸现,回过头看小时候那些都不算什么。
【 在 snow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邹小兵说过,还有我看过一些人的文章,说经过干预9%的孩子,能正常生活工作,即最佳结果。所以还是有希望,就像那个老家长说的,真正付出的家长都是默默无闻的,孩子走出来了,他们也就缄默不说了,那些开机构的,孩子得到好的结局的少(这话我觉得可能ta带有情绪),所以一定要有正能量。
--
FROM 114.2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