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5月12日9时16分4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行云二号”01星(命名为武汉号)和“行云二号”02星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行云二号01卫星被命名为“行云武汉号”,并通过在箭体上涂刷“英雄武汉·伟大中国”和“致敬医护工作者群像”的方式,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和广大医护工作者。
“行云二号”01星、02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五云一车”系列商业航天工程取得又一重大进展,作为中国航天科工天基物联网星座的首发星——“行云二号”正式展开在轨技术验证和应用测试。
“行云二号”01星、02卫星是“行云工程”α阶段的两颗技术验证星,由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三江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制。在星间激光链路技术、星载数字多波束通信载荷、空地卫星通信协议等多个重要技术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将为智能集装箱监管、极地环境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气象数据预报、海洋环境监测、海上运输通信等多个行业提供应用测试,并为后续天基物联网的组网奠定基础。
“行云工程”计划分α、β、γ三个阶段,在2023年前后建成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天基物联网星座,彻底解决目前地面物联网业务因蜂窝通信网络覆盖率严重不足(陆地覆盖率约为20%,海洋覆盖率不到5%)而导致“通信盲区”难题,帮助客户实现真正的全球万物互联。
“行云工程”α阶段计划发射两颗卫星,在轨进行一系列技术验证的同时,同步开展一批行业应用测试。此次“行云二号”01星、02星成功发射,标志着α阶段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据悉,本次发射的“行云二号”01星、02星在国内低轨星座中首次采用了星间激光链路技术,即在轨卫星之间可通过激光通信技术实现远距离通信,可以不依赖地面站的转传,从而提高通信服务的实时性。
此外,两颗卫星在国内首次采用星载数字多波束通信载荷,通过自主创新的先进通信协议,实现了卫星海量短数据接入,从而成为国内最早实现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集成的星座系统。
--
FROM 114.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