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猜测去年发射的东西类似方案2,昨天发射的东西类似方案3的上面级。
https://weibo.com/1170243261/Kp7Ssjvhg
亲历我国飞船与航天飞机之争
(2003年6月11 日)
1987年到1992年,我全力投入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的论证工作。具体任务就是负责主持
起草专家委员会综合论证报告、向中央的汇报稿以及921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因此,
我有机会亲历了飞船与航天飞机之争的全过程。
首先,专家委员会决定把发展载人空间站系统作为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
后来也引发了争议,但当时确实是一种共识。要建设空间站,当然首先要决定采用何种
运输人员和物资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天地往返运输系统。“863—204”专家组在1987年
4月,以招标方式选择了有技术优势的单位,按要求各自论证自己的方案。经过初评后,
选取了五种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和对比分析。这些方案分别是飞船、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
天飞机、带主动力的航天飞机、两级火箭飞机和空天飞机。虽然当年提出的各种方案,
距今已有26年之久,但今天重读它们,仍然会对科技人员在这次论证工作中的远见和才
智,油生敬意。
“863—204”专家组于1988年7月20日至31日,在哈尔滨召开了评议会。专家们的主导意
见是:空天飞机和火箭飞机虽然是未来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但我国目前
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基础和投资力度,尚不宜作为21世纪初的跟踪目标;带主动力的航
天飞机要解决火箭发动机的重复使用问题,难度比较大;可供进一步研究比较的是多用
途飞船方案和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方案。会上似乎赞成小型航天飞机的专家要多
些,但航天部门的大多数专家支持飞船方案,专家组统计专家在评审表上的打分,两个
方案的得分也非常接近。会后我受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的委托,在北京召开了一系列
的两个方案对比分析会。1989年5月,专家委员会最终确定了“投资较小,风险较小,把
握较大”的飞船方案,即利用我国现有的长征2E运载火箭发射一次性使用的载人飞船,
作为突破我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
“863—204”专家组于1989年7月完成了综合报告。报告提出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由初级
到高级两步走的途径:第—步,充分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回收的技术,以较少的经费和
较短的周期研制出初期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多用途飞船;第二步,研制先进而经济的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两级水平起降的空天飞机,以适应未来空间站大系统发展的需要。
我随专家委员会调研了我国数十家航空航天科研单位,发现我国的航空和航天科研单位
,不同于西方国家航空和航天技术已经融合的公司,它们的技术优势和文化各不相同。
虽然从1988年起成立了航空航天部,但上述状况变化不大。1987年我随顾诵芬院士出席
了法国的“赫尔墨”小型航天飞机的方案研讨论会,深感我国若要研制航天飞机,必须
综合我国航空和航天单位的优势。回国以后,我就积极向钱振业组长建议,邀请成都飞
机设计所对“赫尔墨斯”,进行详细的综合分析。后来,我和位于晓坝的理论研究室也
参加了这项工作。通过分析,认识到从飞船到先进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之间,还必须发展
用运载火箭发射的有翼轨道器,其理由是,两级空天飞机的上面级的研制,必须基于有
翼轨道器的技术,而跳过这一步直接研制空天飞机,技术风险太大。同时,有翼轨道器
比飞船有较大轨道机动能力和较大再入横向机动距离,因此具有较大军用价值。
上述建议后来得到了专家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应该说明,现今美国发展的无人军
用小型航天飞机X-37B,和当时提出的小型航天飞机方案,十分相似。
今天看来,我国的载人航天以飞船起步的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当时航空部门正集中
力量突破自制研发各类飞机的关键技术,不大可能有较多力量投入航天飞机的研发。在
短期内要将航空和航天技术结合起来,困难也很大。在论证期间,我国经历了那场风波
,这必将强化载人飞船在提高国家威望和民族凝聚力方面的使命。因此,关于以飞船起
步的决策,就不可能是单纯的技术决策,而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
修改:qgg FROM 111.193.237.*
FROM 111.1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