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二氧化碳造淀粉第一个应用是宇航吧
以后星际航行的时候就没法全部带了
【 在 william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卖点,但是仅限于科幻。
: 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原料,还有难得的催化剂,还需要操作人员费很长时间,十多步才能合成一点淀粉,还得提纯吧,到能吃到嘴里还有很多工作。
: 费这个劲,还不如直接带点淀粉。体积和重量小多了。
: ...................
--
FROM 14.150.173.*
当然 那么高,就是这么报道的。
【 在 simonvic (simon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7%?哪儿有这么高,而且你还没算太阳能发电效率,不到1%了。
--
FROM 139.159.150.*
空间站2氧化碳本来就要回收的。
地面回收二氧化碳干嘛,直接煤化工出甲醛,跳过第一步。
【 在 qgg (天天~天天天蓝)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忽略了浓缩二氧化碳的成本,用在火力发电厂旁边还成,空间站上用这个不经济。
--
FROM 139.159.150.*
那空间站中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也和地表差不多,仅有万分之几,浓缩二氧化碳的成本非常高。事实上现在工业化生产二氧化碳是氨生产或者乙醇生产流程的附加部分,不是直接从空气中提取。
现在空间站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是和氢反应后生成水和甲烷,甲烷直接排出去,不是单独提取出来的
【 在 lazygamer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空间站2氧化碳本来就要回收的。
: 地面回收二氧化碳干嘛,直接煤化工出甲醛,跳过第一步。
--
FROM 125.33.205.*
这个论文里,也是二氧化碳和氢反应,
不过是生成甲醛,然后合成淀粉。
【 在 qgg (天天~天天天蓝)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空间站中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也和地表差不多,仅有万分之几,浓缩二氧化碳的成本非常高。事实上现在工业化生产二氧化碳是氨生产或者乙醇生产流程的附加部分,不是直接从空气中提取。
: 现在空间站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是和氢反应后生成水和甲烷,甲烷直接排出去,不是单独提取出来的
--
FROM 139.159.150.*
那类似啊,也有提取微量甲醛的成本问题
【 在 lazygamer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论文里,也是二氧化碳和氢反应,
: 不过是生成甲醛,然后合成淀粉。
--
FROM 125.33.205.*
首先,发射1公斤上天要1万多美元。
其次,长期航天,就不是成本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
【 在 qgg (天天~天天天蓝)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类似啊,也有提取微量甲醛的成本问题
--
FROM 139.159.150.*
那替代方案就是过滤几千公斤的空气并提取其中只有万分之几的物质,我看这个成本就不只1万多美金,还有设备和催化剂,加在一起成本再涨个一两个数量级轻轻松松。长期航天的话缺了某种酶反应就进行不下去得饿死。。。感觉还是种土豆比较合理。
长期航天目前的技术极限应该是去火星,这个距离上带吃的还是可以的,再远那就属于科幻范围了
【 在 lazygamer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发射1公斤上天要1万多美元。
: 其次,长期航天,就不是成本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
--
修改:qgg FROM 125.33.205.*
FROM 125.33.205.*
火星上有的是二氧化碳,可以用太阳能或者核电供电,循环利用水,只是没法种地
【 在 qgg (天天~天天天蓝)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替代方案就是过滤几千公斤的空气并提取其中只有万分之几的物质,我看这个成本就不只1万多美金,还有设备和催化剂,加在一起成本再涨个一两个数量级轻轻松松。长期航天的话缺了某种酶反应就进行不下去得饿死。。。感觉还是种土豆比较合理。
: 长期航天目前的技术极限应该是去火星,这个距离上带吃的还是可以的,再远那就属于科幻范围了
--
FROM 27.91.71.*
你本来就要过滤啊。
要不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怎么办?
【 在 qgg (天天~天天天蓝)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替代方案就是过滤几千公斤的空气并提取其中只有万分之几的物质,我看这个成本就不只1万多美金,还有设备和催化剂,加在一起成本再涨个一两个数量级轻轻松松。长期航天的话缺了某种酶反应就进行不下去得饿死。。。感觉还是种土豆比较合理。
: 长期航天目前的技术极限应该是去火星,这个距离上带吃的还是可以的,再远那就属于科幻范围了
--
FROM 139.15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