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spacex公布了33台猛禽发动机的安装后图像
多发动机并联,重型猎鹰上已经成功了。虽然这次发动机数量多了不少,成功的可能性不小。
--
FROM 120.245.116.*
但土5塞不进10台。
单位面积推力比差远了。
贴个ppt,以及。。。实物模型
【 在 alok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土星5号的发动机推力近700吨呢,10台就顶这个33台
: 5台就够登月了
: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0.*
FROM 114.222.220.*
N1的4次失败也不是引擎并联的问题。
第一次发射
第一次发射发生于1969年2月21日,在火箭起飞后,由于燃气发生器意外地高频振动,一处导管裂开,导致发动机起火,火势蔓延到控制系统电缆。这导致控制系统认为涡轮泵压力异常。于是在发射后68.7秒时,一级所有发动机被控制系统停机,在发射后183秒坠毁在地面上。实际上控制系统不应做出这样的反应。
这次发射开始时虽然一级有两台NK-15未能启动,但由于冗余设计并不影响任务进行,而是发动机控制系统对异常信号的处理有问题,并非发动机并联的可靠性不足导致的。
第二次发射
第二次发射发生在1969年7月3日,8号发动机的燃料泵因吸入异物而爆炸,随后发动机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意外关闭了一级火箭上的29台发动机,随后火箭坠毁在发射台上,同时摧毁了整个发射台,也许是火箭应用史上最大规模的爆炸。
这次发射同样也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问题,实际上冗余性的设计理论上是能允许这台发动机关机的。
第三次发射
第三次发射发生在1971年6月26日,起飞后火箭就出现了异常的滚转,超出了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的范围,在发射后39秒控制系统关闭。在发射后50秒,火箭因姿态失控,气动负载过大导致解体。
这次发射则是火箭制导系统的问题,也不是发动机并联导致的。
第四次发射
第四次发射发生在1972年11月23日,在发射后90秒,中央6台发动机按照程序关闭,但是因为关闭得太快导致燃料和氧化剂管路爆炸。实际上一二级在发射后125秒就分离了,如果此时发射控制系统能提前分离一二级,整个任务仍有可能继续,但是发射控制系统并未采取有效行动。火箭在107秒开始解体,最终整个任务失败。
总结
这4次发射有3次是非致命故障应对问题,1次则是制导系统问题,可以说和30台发动机并联并不直接相关。像是第一次发射的高频振动问题,第二次发射的异常情况应对问题,第三次发射的制导系统问题,第四次发射的飞行时序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是因为缺乏测试导致的,因为没有对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导致无法应对或者说无法规避异常情况。
要知道当时苏联登月计划处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没人知道,更谈不上“面子”,与其说是面子问题,不如说是苏联官方对登月就不是很感兴趣,投入很少,还让切洛梅和科罗廖夫进行竞争,结果就是N1四发四败,而切洛梅的UR-500,也就是后来的质子号,在1965年到1972年间失败率也居高不下。
真正在意面子的是美国,不过越战消耗之下,美国也玩不起撑面子的登月,于是阿波罗计划被尼克松砍掉3个,登月竞赛也戛然而止了。
https://binglinggroup.github.io/archives/the-true-reasons-of-N1-failures.html
【 在 alok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的失败不知道吓退了多少人
: 连F9,FH都一堆人瞎bb不可靠
: :
--
FROM 114.222.220.*
但是本版看回帖,似乎对此都没有认知,看到张图片,一看说的是美国的,立刻震惊且崇拜了。
【 在 alok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的失败不知道吓退了多少人
: 连F9,FH都一堆人瞎bb不可靠
--
FROM 111.30.222.*
而且星舰是可回收式设计,和土星5号一次性使用比起来,成本下降太可观了!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土5塞不进10台。
: 单位面积推力比差远了。
: 贴个ppt,以及。。。实物模型
: ...................
--
FROM 120.245.116.*
拉到吧。
N1的四次失败的分析文章我也不是第一次贴了,还不是一堆人看到星舰就说苏联。
另外spacex可不是图片,人家27引擎并联的fh是打过好几次的。除了它之外,目前世界上成功发射的火箭里就没有超过10引擎并联的例子。
最后,你要弄清楚一点,spacex现在的表现是独一档的,美国有啥好崇拜的?美国没有spacex,现在的表现就是个渣渣。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本版看回帖,似乎对此都没有认知,看到张图片,一看说的是美国的,立刻震惊且崇拜了。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0.*
FROM 114.222.220.*
如果还谈可回收那就没法谈了。
星舰的可回收是100%重用的,比f9还要狠。
总的来说,每次谈到星舰总要拉出土5或者N1出来比比。我觉得其实没啥好比的,不是一个时代,也不是一个段位的东西。星舰目前来说是独一档。就看啥时候入轨,啥时候做到回收整个闭环了。
【 在 life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星舰是可回收式设计,和土星5号一次性使用比起来,成本下降太可观了!
--
FROM 114.222.220.*
最大非核?
有86年挑战者好大么
【 在 AFP 的大作中提到: 】
: zz
: 【这也可以?搭积木么,火箭发动机随便增加】SpaceX晒出了安装好猛禽发动机的星舰一级B7底部,由图1可见,采用3+10+20的分布,一共33台。
: 但在上一台B4上,则是1+8+20的分布,一共29台,图2、3。
: ...................
--
FROM 223.101.88.*
你再怎么闹,前苏联也是整过好几次了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拉到吧。
: N1的四次失败的分析文章我也不是第一次贴了,还不是一堆人看到星舰就说苏联。
: 另外spacex可不是图片,人家27引擎并联的fh是打过好几次的。
: ...................
--
FROM 111.30.222.*
来来来,你列下前苏联有哪些用超过10引擎并联的火箭成功发射载荷的例子。
现在连道理都不用讲了,直接无中生有了?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再怎么闹,前苏联也是整过好几次了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0.*
FROM 114.2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