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研制三代机的涡喷和四代机的涡喷,区别大吗?
一种系统一种工作温度,对于机器而言,这有什么难度?
【 在 liuxue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前边有人讲了啊,还是以你举例,
: 你体温37摄氏度上下,鸡体温40,鸭42,
: 你把自己体温调到42试试看。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0」
--
FROM 114.254.1.*
太low,言之无物
【 在 liuxue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看你分类了,
: 你觉得三四代是一种系统,我觉得你跟鸡鸭也是一个系统。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0」
--
FROM 125.33.91.*
恕我外行直言请教,涡扇和涡喷,不就是内部结构比例的问题吗,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为什么研发这样难?如果说需要大量实验搞清楚数据,那就是完善原理参数的问题亚,只要时间、财力够,不该被卡住。直言必然冒昧,望多多包涵。
【 在 tang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三代机开始,都用涡扇发动机了,涡喷发动机超音速时性能好,但是费油,并且推重比没有涡扇发动机高。涡扇发动机亚音速性能好,还省油。现代战斗机基本上都是在亚音速内格斗,所以从三代机开始,大家都用涡扇发动机
--
FROM 218.249.201.*
我看发动机上面那一堆管子,第一反应就是那肯定是个复杂的反馈系统。现在被您一讲,似乎其中很多关系肯定是非线性的,只能慢慢摸索。
【 在 tang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内部结构差不多,涡扇就是比涡喷在燃烧室后面加了6-9个风扇,就这点区别,但实际上这点区别带来的技术难题可大了天去了,你得让这9级风扇转起来后喷出去的气流和你设计的一样,,但你想想,燃烧室的燃料燃烧后温度一千多度左右,那个气流他是乱的,你得把气流通过风扇逐级加压,风扇一分钟好几千转,,均匀的喷出去,形成推力,不过还好,国内这十年有钱了,发动机的问题正逐步得到了解决和应用,你看现在国产军机上都在装国产涡扇发动机
--
FROM 218.249.201.*
这件事的关键,其实就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之间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这块。这可不单是仅仅由理论计算组成。这里的问题很复杂,攻坚难度非常大,需要组织特殊的能汇聚多方面力量的攻关形式。这是从其他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得出的一点小小的经验。另外,燃烧室和风扇之间的安排,可否参考一下激光谐振腔的设计?
【 在 tangk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一堆外面的管子都是辅助的作用,真正核心的就是燃烧室,风扇这些东西,这玩意理论上一直在探索,但工程上就是各种实验,拿试验数据说话,理论计算的根本不准。。。。但对工程设计能起到支撑作用。咱也不知道为啥英美的涡扇发动机就造的那么牛逼,推重比都到10了,推力大的惊人
--
FROM 125.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