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SpaceX星舰首飞任务最终以爆炸解体告终
不是大概便是发动机太多了,稳定性问题么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起步总是很难的,不炸个七八次,不会知道问题在哪里。
--
FROM 122.96.147.*
这么多发动机并联,稳定性得继续提高
【 在 pu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 如果我国搞成这样,从上至下都会被骂死的。
: 这个还是在丑国体制优势(非贬义)。
--
FROM 122.96.147.*
要回收大发动机不好整
【 在 IVW 的大作中提到: 】
: 装那么多发动机,是不是搞得太复杂了
--
FROM 122.96.147.*
这个不一样。冗余的难度、成本差很多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蛋了。
: 中国的汽车、手机、电视、空调、冰箱,都是一开始就带着一堆毛病出来的。
--
FROM 122.96.147.*
差别大到一定程度是可能没办法达到要求的合格率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产品,工业品,思路还不都是一样么?
: 带着问题走,滚动开发,敏捷开发。
: 炸一次,修一次bug;再炸一次,再修一次bug。
: ...................
--
FROM 122.96.147.*
一级就炸了,和上次实验差不多价值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关注空叉的人看空叉放烟花也看了很多次了吧,放烟花也算个里程碑。
--
FROM 122.96.147.*
验证下目前技术条件下 海量发动机并联情况如何也算为全人类探路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理解不了,难道今天是为了失败吗?不应该是希望越早成功越好吗?
--
FROM 122.96.147.*
主要是成本。马斯克继续烧钱。的确很贵
【 在 pu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科学没有不失败的,会被骂死,就会提前选择保守道路,然后就会落后。
: 不说国家运作,就算是不少国内公司,团队项目失败了就干掉。结果就是后面的团队再做项目时,就会选择极保守的无创新策略。
--
FROM 122.96.147.*
要求低点能飞起来都不错。但是这玩意太贵了。中国长五也就一亿人民币。他这几十美元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这?
: 刚才居然睡着了.....
--
FROM 122.96.147.*
一个亿显然不够。比长5大那么多,发动机也是最先进的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可能嘛。
: 他说30亿刀应该是首枚包括所有基础设施和这么多年的人力成本。
: 不可能一枚30亿的。一枚有没有1亿都是个问题。
: ...................
--
FROM 122.9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