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实有了核聚变动力,人类是不是也永远不可能走出太阳系?
只要能加速就行了啊,后面靠惯性。
核聚变发动机大概能跑到1%-5%的光速。
跑到比邻星只要100-400年。
关键再有个冬眠技术就好了,否则寿命和维持生命的物质损耗都是大问题。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核聚变动力,核裂变动力,化学动力……这些所有的动力本身其实都只是解决了一个能量问题,并没有解决旅行的运动问题。
: 宇宙旅行的运动问题本身不解决,能量再先进都没有用。
: 目前人类掌握的运动解决方案中比较成熟的基本只有一大类几小类,一大类主要就是反作用力产生运动,其中又包括水面航行(螺旋桨对水用力产生反作用力),陆地航行(脚掌车轮对地面作用产生运动的反作用力),天空飞行(螺旋桨对空气作用产生反作用力,喷气式反冲),航天飞行(火箭喷气式反冲)。
: ...................
--
FROM 192.19.236.*
就是闷头冲,到地方减速。
宇宙里很空旷的,撞东西概率极低极低。你看旅行者1,2飞了几十年了,也没事啊。
大不了稍微变一变,横向来一点加速度也就躲过去了。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核聚变发动机你怎么加速啊,另外,你怎么中途变速变向啊。不会是一开始来个加速度然后就闷头向前冲吧?那样半道上撞到哪个天体里去不是直接完蛋了?
:
--
FROM 192.19.236.*
定好目的地闷头冲啊。引力弹弓当然也可以上,跟闷头冲不矛盾,这是加速的手段,加速的过程。
比如去比邻星系看看,考察一下那边的行星。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旅行者也没闷头冲啊,中间好几次利用行星进行引力弹弓作用变向的。
: 如果星际旅行只是为了不撞上啥,那还旅行啥啊,连个目的地都没有,留地球上假装自己在银河系中旅行不更好么?
:
--
FROM 192.19.236.*
从太阳到比邻星,400年尺度内,路径肯定是可以算的。
我说的一直就不是星际漫步旅行,爱去哪去哪。楼主题目说的也是走出太阳系。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星际宇宙啊,哪里有固定位置不动的目标啊,大家都是一直在动,你怎么定好目的地闷头冲啊?
:
--
FROM 192.1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