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透过航空公司盈利观察经济形势
航空公司套保一直有啊。现在也没有什么限制,就是各个航空公司自己选择。当然航空公司董事会里有国资方的代表,但这不代表国资委的立场,而应视为各个航司各自的立场和决策。
如果私营公司的话,其实套保不套保其实也是两可。本来套保也是种偏保守的赌博,方向对了就是对冲支出的增加,方向错了就是把利润送出。除非风险预期不可承受,不然套保不是必须。套保也有成本。如果忽略套保操作的成本,它基本不改变数学期望,只是减小方差。
我一朋友做进口,对汇率可能更敏感。有个大设备他也没做套保,现在就是期望交付的时候美刀/软妹币汇率能回到7以内他就大赚,到7.5他可能就没利了。现在他愿意赌汇率玩一把。
曾经航司套保很大胆又不专业,把套期保值变成了投机炒期货,比方著名的事件,2008年东航曾经遭受巨额损失。所以,适当的限制其实是必要的,必须把期货交易限制在以套保为目的的限度以内,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理性,而不是领导的“诗人”感性决策。现在东航的套保风控做得挺好的。
原贴编辑补充下吧:
另外可以查一下,目前各大航司里的套保其实是有比较完整的制度的。不知道图中所列2023上半年亏损里是否计入了套保因素。可以查到东航在2012年底关于2023年航油和外汇套保的公告,所以这个亏损似乎不能归咎于没有套保。
【 在 lwq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的航司亏损,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归功于国资委
: 这两年,航司的一个大头亏损科目其实都不是经营,是汇兑损失,航司要买油,买飞机,一旦人民币贬值
: 汇兑损失就很大。但为什么有汇兑损失,原因是上面管理僵化,航司不敢去套保
: ...................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4.*
FROM 221.216.144.*
这个模式确实存在,有个最糟糕的地方你还没说:最后大老板把身家和全家人都挪国外去当守法公民去了,回首他们发迹的故国,心中只有不堪。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大基建,大老板捞大钱,小老板赚小钱,打工仔能养家糊口
: 虽然会造成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人均GDP增长也越来越高。
: 这就是要致富,先修路的背后道理
--
FROM 221.216.144.*
应该就是前面版友说过的中航油,后面又有中石化的子公司联合石化
【 在 mbug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因为以前有个国企套保巨亏过
--
FROM 221.21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