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载人登月和登火星的目的是啥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就备份不了,没有地球的物资,很快就完蛋了。
【 在 fox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类文明备份
--
FROM 111.193.230.*
这个不是一楼二楼的问题,是根本就缺乏盖房子的能力,还要硬上。
【 在 fox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盖一楼
: 哪来的二楼
--
FROM 123.116.10.*
这个事是很简单的,火星上没有化石能源,只能用太阳能,还要用大量的芯片,不然日子没法过,那么无论怎么推导,要备份人类文明肯定要有半导体制造能力,你就想想怎么在火星上造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和光刻机吧。读过《铅笔的故事》就知道,铅笔这样的小东西就涉及超大规模的合作,单一工厂无法完成。半导体这种东西怎么在火星上从0开始造出来?现在人类肯定是缺乏这样的能力。别说去火星了,我看去南极都造不出来,而南极比火星条件好太多了。
铅笔的故事: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827479
【 在 fox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咋知道缺乏能力?
--
修改:qgg FROM 111.193.230.*
FROM 111.193.230.*
我真心不知道什么资源值得跑1亿多公里花1年多时间去取,而且两年只能取一次,这飞船用的燃料还是用只有0.6%地球气压的火星大气里的二氧化碳辛辛苦苦提取出来的。
本版不是科幻版啊。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为啥要全球化嘛。
: 都在家门口一条龙制造好了,干嘛费劲绕半个地球,路上要运1个多月嘛。
--
修改:qgg FROM 123.116.10.*
FROM 123.116.10.*
地球上又不需要用二氧化碳制备燃料啊,一千艘星舰很好很威武,那请问是地球上弄燃料容易还是火星上容易呢?没有燃料就是废钢啊。而且你回的帖子是说去月球,怎么转进到了小行星了。。。说小行星也成,那你得断定小行星上的资源火星上没有才行,我看现在很难下结论吧,既然小行星带那么近,那么历史上的陨石肯定很多,挖挖就好了,不用为了满足探险欲跑那么远。
发信人: lvsoft (Lv(The Last Guardian)), 信区: Aero
标 题: Re: 载人登月和登火星的目的是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Nov 24 17:39:58 2023), 站内
那为啥要全球化嘛。
都在家门口一条龙制造好了,干嘛费劲绕半个地球,路上要运1个多月嘛。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从地球去月球成本最低,怎么可能是火星呢?火星去月球得在太空晃多长时间
?这
难道不是成本?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球大气里的co2含量只有0.04%哟,然而火星大气里的含量是95%,到底哪个更容易提取?
: 两年运输一次,但一次可以运很多呀。
: 殖民火星计划里要用1000艘星舰,你认为殖民完成之后这1000艘星舰就是杵着给人看?
: ...................
--
修改:qgg FROM 111.193.230.*
FROM 111.193.230.*
值得开发和有技术能力开发是两回事,要不然弄两个中子星撞一下,搞出来的贵金属更多,更值得折腾。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个太阳系里,最值得开发的高价值矿产都位于小行星带。
: 小行星带是历史上两颗大行星碰撞分裂后形成的碎片云,因此某些原本位于行星核心的小行星富含稀有金属例如金、铂、镓、铟、铊等等,例如已经确认至少有数亿吨黄金储量的灵神星,就曾经是一颗大行星的核心。而人类有史以来开采出的黄金才19万吨,地球上绝大部分黄金位于地核和
: 蒯I畲ξ薹伞
: ...................
--
FROM 111.193.230.*
那么山西潞安集团煤制油基地的二氧化碳是在空气中直接提取的?有证据么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www.shb.cas.cn/kjjz2016/201708/t20170814_4844263.html: 地球上已经实现合成CO2日产15吨甲烷咯,地球上CO2捕捉的难度比火星高了可不止一个数量级 。地球上弄燃料你要送的出去呀,以星舰为例,消耗5000吨燃料送150吨上LEO,最终送到月球/火星上的还剩多少?还是说你认为星舰效率太低了,你有比它效率更高的方案?燃料送不出去,你地
: 蛏先剂厦夥岩裁挥冒。透忝允г谏衬锏氖焙颍平鸹共蝗缢登谎饷醇虻サ牡览硐氩幻靼酌矗
: ...................
--
FROM 111.193.230.*
谢谢你查这么多,不过这里有个问题,要用二氧化碳合成碳氢化合物明显需要氢,论文中氢的来源是电解水,而氢在火星上明显非常稀少。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例子我举的不对。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利用甲烷和CO2获得CO和H2,主要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用的。
: 搜了下目前在地球上成规模的从空气捕捉制造甲烷的应用是不存在的,因为成本拼不过直接开采天然气。
: 国内在研究的都是更难的从co2开始制备汽油,合成淀粉等。
: ...................
--
FROM 111.193.230.*
我发现你和@ihiker 的思路与我不同之处在于,我觉得有三种可行性:理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我需要要这三者都具备才会抱有希望,而你们觉得有一项或者两项就可以了。说明你们比我乐观,这也是好事吧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这个配图也不对,唉新闻的配图尼玛都乱来的。
: 查了下来源,上一贴的配图是干冰,并不是水,是2000年Mars Global Surveyor (MGS)在轨道上拍摄的。
: 火星上发现水的新闻是最近的事情了。
: ...................
--
修改:qgg FROM 123.116.10.*
FROM 123.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