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哇,老马的空间站要上
人希不是浪得虚名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配几个图。
:
: 单星舰版和多星舰版空间站,后者还可作为轨道加油站,前往月球、火星和深空的星舰在此加注燃料和液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83.162.7.*
这大饼画的有点离谱了,他一个人完成不了的
--
FROM 101.93.5.*
他的SpaceX背后有美国国家支持,毕竟他把NASA的火箭废了,别的民营公司一时也还提不起来,他的SpaceX构成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就算倒闭了也得重组让它活着。
这个空间站计划也是一种支持方式。军方和NASA的单子就够他烧一阵子的。
就看他的集束火箭能不能闯过可靠性这一关,复用性先不说。
二级最麻烦的是再入,看他那个隔热瓦潦草满不在乎的样子,估计到时候会给他波音和NASA的技术。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大饼画的有点离谱了,他一个人完成不了的
--
FROM 125.33.207.*
星舰的隔热瓦比航天飞机的先进,毕竟材料科学进步了40多年。
航天飞机135次返回只失败了一次,还是因为发射时被主燃料箱掉下来的隔热泡沫打漏的,星舰没有这种不可靠的设计,盲猜他的隔热系统不是难点。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SpaceX背后有美国国家支持,毕竟他把NASA的火箭废了,别的民营公司一时也还提不起来,他的SpaceX构成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就算倒闭了也得重组让它活着。
: 这个空间站计划也是一种支持方式。军方和NASA的单子就够他烧一阵子的。
: 就看他的集束火箭能不能闯过可靠性这一关,复用性先不说。
: ...................
--
FROM 120.245.28.*
航天飞机以后NASA也有新的型号发展,我提到波音你应该会想到37B。
至少SpaceX的龙飞船上,还有烧蚀设计。至少目前该公司并没有展示出可靠的可复用隔热技术。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星舰的隔热瓦比航天飞机的先进,毕竟材料科学进步了40多年。
: 航天飞机135次返回只失败了一次,还是因为发射时被主燃料箱掉下来的隔热泡沫打漏的,星舰没有这种不可靠的设计,盲猜他的隔热系统不是难点。
:
--
FROM 125.33.207.*
自“星舰”曝光以来,人们都在好奇SpaceX公司如何能够解决高可靠、低成本、可复用热防护系统的设计,“星舰飞船”入轨后返回地球时要高速再入大气层,并设想返回后仅需少量翻修和检查即可再次发射,这对其热防护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SpaceX公司放弃了龙飞船使用的烧蚀防热材料,换用了X-37B使用的整体增韧抗氧化复合结构,英文缩写TOFROC。
它作为一种陶瓷基隔热瓦,解决了早期航天飞机使用的RCC材料在耐温能力、强韧化性能和制备尺寸等方面的缺陷,不仅能够承受再入时产生的高温,还解决了陶瓷瓦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裂和抗氧化等瓶颈问题,翻修工作量也大幅下降。
根据设计,隔热瓦将覆盖“星舰飞船”整个迎风面,像极了当年“成也隔热瓦,败也隔热瓦”的航天飞机,而航天飞机的热防护系统既是成功的范例,又是失败的典型。
航天飞机实际上使用了4种防热材料,2万多块形状各异的隔热瓦。限于当时技术条件,航天飞机热防护系统虽然可靠支撑了上百次再入任务,但其可维护性堪称一场灾难。为不重蹈航天飞机的覆辙,SpaceX公司针对TOFRUC开展了各种试验,甚至包括部分替换龙飞船大底热流峰值区的实际再入试验,不要小看这些“贴瓷片”的验证,由于贴敷技术不成熟,航天飞机研发初期就曾被隔热瓦大量脱落问题所困扰。
除此之外,马斯克称,“星舰”为了继续降低再入难度,引入了航天飞机的蛇形机动,两侧翼面以一定规律交替受热,从而降低热流峰值。
此外,由于“星舰飞船”采用垂直反推着陆,其轨道设计和翼面结构将不再受滑翔能力的约束,因此该公司拟引入跳跃式弹道。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次飞船擦过大气层边缘的时候,气动加热的时间较短,弹回寒冷的近地空间期间正好借机将热量耗散掉,这样一凉一热,直到动能被耗散到一定程度后,直接进入大气。
可以说,“星舰”近期的设计迭代正在不断汲取航天飞机的技术遗产,但能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学习借鉴,并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实现快速、可靠、低成本的复用设想,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航天飞机以后NASA也有新的型号发展,我提到波音你应该会想到37B。
: 至少SpaceX的龙飞船上,还有烧蚀设计。至少目前该公司并没有展示出可靠的可复用隔热技术。
:
--
FROM 120.245.28.*
那我前前贴的判断基本没错,他就是拿到了波音的隔热技术。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星舰”曝光以来,人们都在好奇SpaceX公司如何能够解决高可靠、低成本、可复用热防护系统的设计,“星舰飞船”入轨后返回地球时要高速再入大气层,并设想返回后仅需少量翻修和检查即可再次发射,这对其热防护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 因此,SpaceX公司放弃了龙飞船使用的烧蚀防热材料,换用了X-37B使用的整体增韧抗氧化复合结构,英文缩写TOFROC。
: 它作为一种陶瓷基隔热瓦,解决了早期航天飞机使用的RCC材料在耐温能力、强韧化性能和制备尺寸等方面的缺陷,不仅能够承受再入时产生的高温,还解决了陶瓷瓦在高温环境下的热裂和抗氧化等瓶颈问题,翻修工作量也大幅下降。
: ...................
--
FROM 125.33.207.*
TUFROC是NASA下属机构艾姆斯研究中心研发生产的,波音只不过采购了这个材料而已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前前贴的判断基本没错,他就是拿到了波音的隔热技术。
--
FROM 120.245.28.*
我原帖说的是NASA和波音的技术,对吧?不过欢迎你继续搜索网络补充细节。
关键点是这个隔热瓦技术不是SpaceX的原生技术。以他此前的技术积累,他只能寄希望于别人现成的技术。就连应用,也得自己试过才能算是用起来了。
所以我说的重点是,SpaceX其实有国家支持,这算是一种弱化版本的举国体制。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TUFROC是NASA下属机构艾姆斯研究中心研发生产的,波音只不过采购了这个材料而已
:
--
FROM 125.33.207.*
货架产品而已,美国那么多私营航天企业,谁想买都能买到,奈何除了SPX以外都是些扶不起的阿斗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原帖说的是NASA和波音的技术,对吧?不过欢迎你继续搜索网络补充细节。
: 关键点是这个隔热瓦技术不是SpaceX的原生技术。以他此前的技术积累,他只能寄希望于别人现成的技术。就连应用,也得自己试过才能算是用起来了。
: 所以我说的重点是,SpaceX其实有国家支持,这算是一种弱化版本的举国体制。
--
FROM 12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