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斯克星链和中国星网工程哪个会占领未来的国际天通市场?
用什么卫星啊,发射几万个铁球上去,一样把轨道占住
--
FROM 49.5.197.*
姿势一贯正确,内容一贯胡说八道
完完全全美帝养的
【 在 mact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线通信主要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覆盖的问题,骨干传输还是靠光纤,无线也不可能。星链则是同时解决骨干传输和末端覆盖的一整套方案。理论上激光在太空中的性能远远优于地面光纤传输,如果星链能把容量提升到和地面一样,价格又降下来,应该有机会干死地面无线通信,至少让现在的电信运营商地盘大幅萎缩,只限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才有生存的空间。稍微畅想一下,未来可能运营商成为星链公司的附庸,作为星链在人口密集大城市的补充技术而存在。
:
--
FROM 183.228.160.*
提示的很好。就是说很多根光纤可以捆成一束达到带宽倍增的效果。那么请问激光可以多少一捆能增加多少倍呢?我纯光通信小白,望不吝赐教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友情提醒,很多时候你看到的一根光纤,内部是很多股的。
: 比如MPO了解下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5」
--
FROM 101.38.143.*
会扯就行,记得有次打出租,出租车司机讲导弹雷达通信,把一起坐车的一个通信博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 在 PaoloMald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多了
:
--
FROM 120.244.178.*
我也算了下,你是用1550nm波长算的吧。星际激光可以考虑用更短的波长。
假如用405nm的激光,在200公里长度上接收端就可以得到300mm左右的光斑了。
这个尺寸对于星链2代的面积来说是ok的。
另外既然展开了这个讨论,我也把很多细节都调研了一下。我发现其实星际激光链路和光纤通讯并不能直接等价,而是各有优劣。光纤在多路复用方面优势很大,星际激光链路在这方面得考虑衍射极限问题,虽然能实现多路复用,但规模无法达到光纤很容易就能达到的程度。光纤本质上可以视为是一种meta lens,可以超越衍射极限,这一点很nb。
但反过来,光纤毕竟是在介质中传输,有色散,一致性,非线性效应等等问题。而星际激光链路是真空中直线传播,是非常接近理想传播的方式,在超密集波,高阶相位调制,偏振复用等几个方面可以更容易的比在光纤通讯中的指标做得更高。比如光纤需要1550nm附近的波长,因为这是光纤的传播窗口,频谱宽度就比较的窄。而星际激光链路完全没有这个限制,频谱宽度远比光纤大。再比如光纤存在色散问题,会影响超密集波,以及相位调制的规模。星际激光链路同样没有限制。这些因素可以大大抵消甚至反超光纤在多路复用方面的优势。
当然更进一步要做量化甚至仿真计算了,这些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不过总的来说我现在的结论比之前还要更乐观一点。我现在的结论是,星际激光链路是可以超过光纤通讯的。
【 在 adu 的大作中提到: 】
: 激光也有发散的问题
: 假如卫星之间距离200公里
: 一束激光发出去到另一个卫星,光斑应该有1平方米左右。
: ...................
--
FROM 180.102.55.*
太空垃圾对星际激光链路的影响呢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算了下,你是用1550nm波长算的吧。星际激光可以考虑用更短的波长。
: 假如用405nm的激光,在200公里长度上接收端就可以得到300mm左右的光斑了。
: 这个尺寸对于星链2代的面积来说是ok的。
: ...................
--
FROM 112.66.27.*
哈哈,这还用论证么?美国人为什么早就在研究太空激光通信了?
太空激光通信明显比地面光纤通信有巨大的优势,这早就是常识了。
只不过要实现这个优势需要不少先决条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星链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其实我是个科技乐观派,相信人类的科技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的,就像几十年前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互联网一样,谁能想到现在的网络世界会这么繁荣?几年前星链还在ppt上时很多人也嘲笑根本不可能实现,可现在呢?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算了下,你是用1550nm波长算的吧。星际激光可以考虑用更短的波长。
: 假如用405nm的激光,在200公里长度上接收端就可以得到300mm左右的光斑了。
: 这个尺寸对于星链2代的面积来说是ok的。
: ...................
--
修改:mactom FROM 124.126.149.*
FROM 124.126.149.*
一直都在叫啊。
【 在 hurrizhu (努力攒分混特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空垃圾 不叫了?
: --
: 风来了zhu都能飞上天,那台风呢?
:
--
FROM 72.222.236.*
具体的优势是什么?能否赐教?
【 在 mactom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这还用论证么?美国人为什么早就在研究太空激光通信了?
: 太空激光通信明显比地面光纤通信有巨大的优势,这早就是常识了。
: 只不过要实现这个优势需要不少先决条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星链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 其实我是个科技乐观派,相信人类的科技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的,就像几十年前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互联网一样,谁能想到现在的网络世界会这么繁荣?几年前星链还在ppt上时很多人也嘲笑根本不可能实现,可现在呢?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鸿蒙」
--
FROM 107.77.214.*
留美预科学校,血源上还是有关系的,从结果上看也是,特思拉大量的中国工程师,清华的比例不小。留在国内的其实本来也没那么难受,出不去就真的难受了。
【 在 XC90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清华P事儿
: 文化金融传媒领域才是重灾区
:
--
FROM 2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