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应龙真心nb呀
这没啥啊!
多阶幅度量化编码,64QAM不就满足了吗?
你要是知道4G5G的占用带宽和通信码率的比值,不得更惊讶?
【 在 little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5mhz带宽理论峰值18.x mbps,测出17mbps结果可能会颠覆传统卫星通信思维
: 传统卫星链路预算设计余量很低,因为基本上要los径,近自由空间传输,室内甚至大树下都没法用
: 下行17mbps我估计sinr要达到20db左右,太猛了,意味着对于volte可能有15-20db余量,基本和地面蜂窝覆盖设计相当了,不太深的室内(比如厕所或者电梯间)大概率能通话
: ...................
--
FROM 171.113.253.*
没区别。无非是发射功率大一点,天线增益高一点,使得信号强一点,盖住噪声就行。
【 在 little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地面蜂窝技术看没啥,但这是卫星呀
: 此前卫星应该没有能在室内打电话的,这应该是最有可能的
: 另外全靠卫星侧适配lte空口,对卫星要求是极高的
--
FROM 171.113.253.*
所以他用了有源相控阵啊,增益,功率都提上去了。关键是里面的多功能芯片牛。
【 在 little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哥,卫星领域差几个dB就是代差呀,可不是一句话增大就搞定了的
: 就拿马应龙这个卫星来说
: 最简单的部分应该就是为了适配协议做的基站增强了
: ...................
--
FROM 58.19.1.*
马一龙的地面终端不是手机,也是一个高增益的有源相控阵天线,这个是有很大得益的。
【 在 lexluth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最牛的地方是卫星在地面无线电环境这么嘈杂的情况下接收手机发出的“微弱”的信号
--
FROM 58.19.1.*
以前很少上相控阵,而且现在星链的轨道低很多。
【 在 univi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为啥以前的卫星不这样做,科技有新突破?
--
FROM 5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