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应龙真心nb呀
延时原理上和星链宽带没有区别,美国星链延迟现在普在30-40ms,已经可以打游戏了
但是d2d手机直连主要也不是干这个用的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延太长,打不了游戏吧
: 打怪会被k死。。
--
修改:zzybh FROM 123.123.103.*
FROM 123.123.103.*
15%丢包率是iperf这个测试软件的算法的原因,真实丢包率要小得多
5MHz的LTE的理论物理层速率也只有18.3Mbps,有效带宽17.xMbps
测试是让卫星上的iperf软件按照20Mbps在发送下行数据,然后手机端iperf收到了17mbps,17/20计算丢包率得到的15%
大部分的包在卫星上的以太网交换机丢了,因为交换机出口的物理链路只有17.xM,和星地之间的链路信噪比没关系
【 在 nightwiza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丢包率很大
:
: [upload=1][/upload]
--
修改:zzybh FROM 45.142.158.*
FROM 45.142.158.*
区别很大,信噪比仅仅是众多问题中最简单的一个,靠天线尺寸解决
卫星的多普勒频移补偿
波束赋形减少小区半径和控制相邻小区干扰
支持尽量多的波束
跨卫星的软切换,有可能需要在ue无感的情况下跨卫星迁移bbu软件状态
软切换的完成进度很可能是24年只开放短信服务的一个原因
【 在 l5m6G7P4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区别。无非是发射功率大一点,天线增益高一点,使得信号强一点,盖住噪声就行。
--
修改:zzybh FROM 123.123.103.*
FROM 123.123.103.*
取决于星网到底想干什么,实现什么样的系统容量
目前看起来,卫星宽带互联网的市场和军用价值大于d2d
马斯克的d2d也是作为星链的附加功能实现的。
如果仅仅考虑d2d,r17或者asts的方法要简单一些。但是大概率星链宽带和天基互联网才是星网的核心目标。
【 在 little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国内没必要走马应龙这条路,实现难度远大于实际价值
: 因为手机不停的更新换代,3gpp r17以后版本的手机一旦普及,默认兼容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能力,用这个协议搞卫星通信和星座设计,难度和成本应该比马应龙的低很多很多
: 并且演进能力也好于星链这个模式
: ...................
--
FROM 123.123.103.*
脱钩以后他就敢了
目前在伊朗和南非,星链无视官方禁止强行提供服务
【 在 PaoloMald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斯克不敢,他老早就说了
:
--
FROM 114.246.236.*
空口丢包的问题除了编码速率以外,还可以优化网络协议栈解决。
卫星数通不使用标准TCP,一般采用基于喷泉码的FEC来减少丢包带来的损失。
在手机上这个工作需要google和apple配合升级软件。
同频组网的问题在用户及其稀疏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时分复用思路解决?只在一些子帧处理某个小区?
卫星上的相控阵根据用户数量控制不同子帧指向不同小区。不知道LTE能不能这么处理
【 在 little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丢包率,有两种说法
: 一种是iperf的问题,就不提了
: 还有一种是系统空口问题
: ...................
--
FROM 45.142.158.*
前边已经说过了,msk发的原图中15%丢包率是iperf测试环境的原因,真实丢包率要小得多
5MHz的LTE的理论物理层速率也只有18.3Mbps,有效带宽17.xMbps
3楼原图最下边倒数第3行是sender log,卫星上iperf server软件按照20Mbps发送UDP数据
最后一行receiver log, 手机iperf客户端收到了17Mbps,17/20计算丢包率得到的15%。
大部分的包在卫星上的以太网交换机就丢了,因为交换机出口的物理链路只有17.xM
只有17.x中的那个0.x是在星地链路中丢掉的。
不改手机,直接用TCP显然也能工作,当然性能会差一些。
如果你把手机操作系统OTA升级也叫做改手机的话那也没问题
【 在 iil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丢包率20%的时候就不要说优化网络协议栈来解决,反向链路早就被堵塞了。
: 不是号称不用修改手机么,这又开始说用喷泉码了?喷泉码主要是用在深空的,低轨卫星的接入和切换问题这里都还没有涉及呢。
--
修改:zzybh FROM 45.142.158.*
FROM 45.1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