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也想过,貌似咱们的飞船再入的时候,打水漂就是一个跟你的思路类似的,
但是不同的解决方案。
核心问题是耗散飞船的动能,充分的利用气动阻力。所以我觉得将来的技术路线应该
是打水漂,终极水漂。从原来的一下入水,到现在的两次三次入水,发展成若干次入
水,或者就在大气层界面上长时间滑行。那个时候就对飞船的结构啊,防热啊,等等
的要求降低到极度简单的水平。
多模态的发动机,which中国正在越玩越溜,所以我非常看好这个技术路线。
现在就可以起个名字,叫做太空冲浪技术,争取命名权归于水木,也算咱哥们一点成
绩了。
【 在 masterlv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好从外面归来,有点出汗,突发奇想,发个帖子。
: 如果存在解决不了的技术困难,不妨思路打开一下,比如改变一下火箭的结构,外形不一定是圆筒状,(包括飞船设计)也可以是带流线型的,甚至带上槽线,这样说不定就能改变再入大气层的气流冲击,改变共振频率等等问题了。
: 只是。。。嘿嘿,如果这样改的话,那马斯克之前的星舰发射实验可能都作废了,试验了个寂寞。
: ...................
--
修改:WilliamWW FROM 223.104.41.*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