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质疑的人、确证的人之底层心理逻辑
你是否能确信,你眼前呈现的所谓“登月后拍摄的照片”,真实可信的原始资料,并描述清楚当时什么情况?
这么跟你说吧,这考证原始信源,对眼前呈现的数据,曲线真实性的核对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像我们在写专利写论文开始时,对于某些关键数据,都是要打电话到原作者交流才行。
【 在 ou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为了真相是吧?
: 我今天就一直当复读机:
: 就《登月疑云》中关于登月后拍摄的照片,世界顶级摄影师的专业质疑,你给说说
: ...................
--
FROM 114.253.240.*
因为,这些我都有经历,指导过研究生做课题。这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到成长成为一个科研人员,专业人员,是需要一个训练过程的,在认知面,在思维的深度,广度上都需要调整改变。
说白了,建议你们别挣扎呻吟了,认识到普通人跟专业人士之间,在研究领域上的不同,这才是明智。
这就跟女人太要强,非要认为她自己跟男人,各方面都能有得一拼,那就只能是悲剧了。
【 在 ou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额,你段位就是比其他的要高一点
:
--
FROM 114.253.240.*
嗯,你是属于,还可以交流的一员,比那些个明显是弱鸡的几个ID,有潜力。
那我就正面回答你的问题:
1.核实信源真伪,是你要做到的责任。
2.如果你不确信,你看到的资料是不是属实,建议去中国宇航局求助,请他们帮你。
3.不要让网上的普通老百姓给你专业性的资料,专业性的答复,他们的答复,也不作数。这是一种身份模糊。
4.明确一条,专业的事求助专业机构,这是你纳税的权益。
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网上你们这波人,在身份认知上,在社会运作认知上,好多方面,都明显幼稚不成熟,跟中学生似的。我总不能把一些阅历,经历,一点一点给你们解释吧。毕竟都不是我子女,我也没这份责任和义务。
【 在 ou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我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
: 所以我今天就当复读机,使劲推荐《登月疑云》,因为这里面体现的专业素养比我高多了
: 与其自己边反驳边学习边搜集,还不如用人家现有的成熟东西
: ...................
--
FROM 114.253.240.*
这么跟你说吧,你就当网上99%的所谓资料,信息,都是假的。
这么多年,太多的所谓“登月造假”一波又一波,这中间不知道生造出了多少的假视频假证据。
谁告诉你们,这B站的视频,挂个“登月原始资料”之名,就是真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鲁智深在黑店被麻翻了差点给当了包子馅,武松就有这份警惕心,还白得了一个头箍和双刀,他们之间的区别。
好吧,其实阅历告诉我,这给人举例子,最好是给举四大名著的例子,而别谈什么自己专业上的例子,免得人家无法理解,激发他们的暴怒情绪。哎。。。
【 在 ou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我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
: 所以我今天就当复读机,使劲推荐《登月疑云》,因为这里面体现的专业素养比我高多了
: 与其自己边反驳边学习边搜集,还不如用人家现有的成熟东西
: ...................
--
FROM 114.253.240.*
嗯,老婆孩子等我回去吃饭,我就回你最后一帖:
生物有多样性,你可以是“不管什么,上去踩一脚”,说不定更多的人是“就算是对的,我都要去踩”。。。那是不是得存在我们这样的一部分人,能坚持一条底线“尊重科学和事实,能理性思维,不能为了踩而去踩呢”?尽我一点绵力,为反智主义套一条绳索,那玩意儿真是有百害。
建议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话说,我从来就不会为了虚幻的什么爱国情绪,唯心去做一些有损我自尊的事儿,更不用说是说假话了。人活着首先是要为了自己,具有为人的认知,道德底线。
先说明一点,记得几个月前,我还对马斯克的星舰表达了不屑,那也是出于我的科技认知,不是为了什么爱国,相信还跟版面上的一些ID对线过。
【 在 ou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世界是一个深渊。
: “洞穴假相”你应该知道,这还是指宏观层面的
: 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各种险恶、狠诈和龌龊,是丑国这个海盗底子的文明的常态
: ...................
--
FROM 114.253.240.*
中国侧重做的是数据分析,不是大模型。
今天下午,我主要就是给领导写信,涉及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是其中一部分。
别听现在的一些网上哲人,培训班介绍的那些“畅想”,什么伦理道德,x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那帮人都是在脱离实际,进行科幻式的假设场景呢。
【 在 ou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道“信源”问题,正好你也是搞人工智能的
: 丑国主要盯着生成式AI、所谓大模型搞,这完全是一条邪路、鬼路、末路。
: 现在还在初级阶段
: ...................
--
FROM 223.104.41.*
美国之所以搞那大模型,所谓的AGI,本质原因在于,也只有积攒了那么多年的自然语言,影像视频,才能跟高达数以千亿计参数量级的模型匹配。
现在国内很多具体搞深度学习的,其实更多是抱观望态度,说不定美国那一套能搞出个好东西,所谓的参数多了能有“涌现”这神奇的机制,但是对国内很多行业而言,没有那么量级的数据,根本就没法搞什么大模型。
国外描述的大模型,网上吹得神乎其神的,实际上跟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是存在很明显的不同。
就好比一个人没有听觉,触觉,嗅觉等外界,只有一个视觉,就跟躺在襁褓中的三岁婴儿,怎么能理解刀是什么,音乐是什么,什么是刺激性气味,那些都是没法具象化体验的,那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从何谈起。
【 在 ousi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道“信源”问题,正好你也是搞人工智能的
: 丑国主要盯着生成式AI、所谓大模型搞,这完全是一条邪路、鬼路、末路。
: 现在还在初级阶段
: ...................
--
FROM 114.25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