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航空航天(Aero)|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尾页
|
4/11
|
转到
主题:阿波罗的降落技术遥遥领先,
30楼
|
stockjack
|
2024-06-09 13:45:45
|
只看此ID
红色圆圈里面是什么
【 在 bit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钩直饵咸,这都能被忽悠到,可以去反思了。发图的太坏了,故意把图片裁掉一部分是什么意图,用来测定网友智商吗? ...
--
FROM 219.143.130.*
31楼
|
Zinux
|
2024-06-09 13:45:55
|
只看此ID
那种无人落月器是投骰子,事先设定好参数,蒙上了就成功软着陆,否则就硬着陆。
你比较苏联的60-70年代月球计划的成功率和我们嫦娥自主识别避障的成功率就知道了。
地月延时2秒多,降落过程是没办法遥控完成的,必须登月舱自主控制
要么在高算力支撑下,实现类似嫦娥的自主识别和避障的智能控制
要么人工操作,用人充当摄像头、识别处理器、反馈控制。
在69年那会,想实现可靠着陆,上人才是唯一可行的技术方案。
【 在 yu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就做不到了
: 六十年代美苏都发了好几个无人落月器
:
--
FROM 123.114.95.*
32楼
|
williamtong
|
2024-06-09 13:50:09
|
只看此ID
你忘记÷6了,在地球上200kg重力到月球上是33.3kg重力,压强从1250降到208
【 在 p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设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全重200kg,其单只鞋底面积40cm x 20cm=0.08平方米,两只鞋底面积0.16平方米。
: 他在登月舱落月处的月面上踩出了脚印,因此其鞋底压强200kg/0.16平方米=1250kg/平方米已超出了月面承载阈值
:
: 登月舱的支脚若压不进月面,则其脚底压强必小于月面承载阈值<1.25吨/平方米
:
: 登月舱15吨,有四只脚,因此每只脚的脚底面积不应小于15/4/1.25=3平方米
:
: 而照片上登月舱的每个支脚的脚底面积似乎没有3平方米
: --
: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Aero/450860/829/large
"单击此查看原图"](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Aero/450860/829
)
: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Aero/450860/58666/large
"单击此查看原图"](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Aero/450860/58666
)
: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Aero/450860/141084/large
"单击此查看原图"](
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Aero/450860/141084
)
发自「今日水木 on fuck smth mgc」
--
FROM 223.104.61.*
33楼
|
Zinux
|
2024-06-09 13:51:21
|
只看此ID
嫦娥的支撑臂不是刚性的,还带有一个缓冲结构。
另外虽然是月表3米就开始自由落体,但由于月球重力只有1/6
大约也就相当于地面半米往下跳,着陆速度很小,才0.3米/秒。
【 在 Marq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圆形脚下的金属杆,还有设计余量的原因,
: 就是嫦娥在计算机里做过抗冲击试验,
: 阿波罗是技术限制了,不耐冲击,着陆速度太快,里面的设备就有可能摔坏,
: ...................
--
FROM 123.114.95.*
34楼
|
Castrol
|
2024-06-09 13:56:38
|
只看此ID
现在就是希望这些剖腹验粉的能把官家科研机构拉下水一起“质疑”,那才有大乐子看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都可以通过物理去解释,而不是拍脑袋的觉得越重就得压痕越深。
: 考虑压痕不能只考虑质量的,还有着陆速度、压强、接触角度、月面硬度等。
: 1、嫦娥是采取3米高自由落体,靠支撑结构缓冲。
: ...................
--
FROM 125.62.3.*
35楼
|
Zinux
|
2024-06-09 13:58:15
|
只看此ID
很多资料都不详实,所以没办法做精确计算。
比如8.3吨或者15吨,是否包含着陆段燃料?
如果包含,那着陆重量应该会小不少,因为着陆时该燃料应该差不多烧光了。
但根据外观尺寸和比例,至少可以估算出阿波罗LM的压强是小于嫦娥的。
【 在 yut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8.3吨是嫦娥的总重量
: 落月的重量不清楚
:
--
FROM 123.114.95.*
36楼
|
yutong
|
2024-06-09 14:03:39
|
只看此ID
我都说了是“总重量”了
月球轨道上还有两大坨在飞呢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资料都不详实,所以没办法做精确计算。
: 比如8.3吨或者15吨,是否包含着陆段燃料?
: 如果包含,那着陆重量应该会小不少,因为着陆时该燃料应该差不多烧光了。
: ...................
--
FROM 111.201.28.*
37楼
|
Zinux
|
2024-06-09 14:01:25
|
只看此ID
我当时就是看到这图,以为是根线缆,觉得挺莫名其妙的。
后来就查了些资料和图片,才知道那是根着地探杆,好土的解决办法。
可能那会激光测距技术不完善或者没法小型化
【 在 bit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钩直饵咸,这都能被忽悠到,可以去反思了。
: 发图的太坏了,故意把图片裁掉一部分是什么意图,用来测定网友智商吗?
: [upload=1][/upload]
: ...................
--
FROM 123.114.95.*
38楼
|
Zinux
|
2024-06-09 14:06:08
|
只看此ID
那时候技术不能精确测量距月面的距离,无法判断什么时候关闭发动机
所以伸出支撑盘底下伸出根1米长的探杆,探杆着地了就关闭发动机。
我发的图里有,空中时能看到这几根探杆,着陆后这几个探杆压歪了。
有的着陆图片上能看到支撑盘地下压着根金属杆,就是它。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请解释一下崴脚的支撑架暴露出什么结构,和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结构
--
FROM 123.114.95.*
39楼
|
chaobill
|
2024-06-09 14:18:21
|
只看此ID
我不是问支撑盘下面的探杆,而是支撑杆和撑盘之间的结构
在冲击下脱离了包裹层,暴露了结构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技术不能精确测量距月面的距离,无法判断什么时候关闭发动机
: 所以伸出支撑盘底下伸出根1米长的探杆,探杆着地了就关闭发动机。
: 我发的图里有,空中时能看到这几根探杆,着陆后这几个探杆压歪了。
: ...................
--
FROM 112.66.17.*
首页
|
上页
|
下页
|
尾页
|
4/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