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航天科技的垂直起降相当于马斯克的哪个型号?
追赶到哪一步了?
--
FROM 119.6.64.*
10几年前的早期蚱蜢
--
FROM 120.245.28.*
十几年前?张嘴就瞎掰,蚱蜢744米,这个是10公里,能一样?
2013年10月7日,SpaceX公司将全门板的垂直起飞垂直降落(VTVL)技术应用于新研发的“蚱蜢”火箭上,该火箭在成功升空744米后准确降落到发射台上,标志着人类首次制造出可重复利用的火箭。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0几年前的早期蚱蜢
--
FROM 119.253.37.*
指望这个id不扭曲事实有点难
【 在 wangsibo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几年前?张嘴就瞎掰,蚱蜢744米,这个是10公里,能一样?
: 2013年10月7日,SpaceX公司将全门板的垂直起飞垂直降落(VTVL)技术应用于新研发的“蚱蜢”火箭上,该火箭在成功升空744米后准确降落到发射台上,标志着人类首次制造出可重复利用的火箭。
--
FROM 116.235.44.*
版主也不再继续封一下这种lj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指望这个id不扭曲事实有点难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3013RK75C」
--
FROM 220.207.80.*
回收航天器的难点是发动机节流能力和落点控制,飞的高有个鸟用,哪怕飞100公里对于现在的技术都是轻而易举,落不回来还是瞎掰。
蚱蜢飞船的精确落点、水平侧移,这次航天八院都没表现出来,顶多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节流,临近地面悬停时还出现明显歪斜。
【 在 wangsibo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几年前?张嘴就瞎掰,蚱蜢744米,这个是10公里,能一样?
: 2013年10月7日,SpaceX公司将全门板的垂直起飞垂直降落(VTVL)技术应用于新研发的“蚱蜢”火箭上,该火箭在成功升空744米后准确降落到发射台上,标志着人类首次制造出可重复利用的火箭。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120.245.28.*
马斯克的思路是不怕错误失败,小步快跑逐步改进。他在之前失败了多少次你不说。
另外要论更新迭代,中国工程师蓝星第一,很快就能追上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收航天器的难点是发动机节流能力和落点控制,飞的高有个鸟用,哪怕飞100公里对于现在的技术都是轻而易举,落不回来还是瞎掰。
: 蚱蜢飞船的精确落点、水平侧移,这次航天八院都没表现出来,顶多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节流,临近地面悬停时还出现明显歪斜。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218.247.216.*
哈哈,屁股继续歪,按你说蚱蜢都解决了这些问题,为啥后续还有回收失败的?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收航天器的难点是发动机节流能力和落点控制,飞的高有个鸟用,哪怕飞100公里对于现在的技术都是轻而易举,落不回来还是瞎掰。
: 蚱蜢飞船的精确落点、水平侧移,这次航天八院都没表现出来,顶多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节流,临近地面悬停时还出现明显歪斜。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119.2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