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懂就问
本来就是垂直状态,发现不对机载计算机就把发动机停车,就是崩一下冲出去的高抛弹道。
试车的装置有问题没拉住,也没额外的预防性固定措施而已。
【 在 ian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场可能有,不过事前压根就没预计飞出去,怎么能有预计飞行距离
: 事后倒是可以根据高度估算一个
: 姿态应该不可控,这次窜出去比较直,算是万幸
: ...................
--
FROM 125.33.207.*
歪需要时间,如果不是直接快速崩脱,很可能没起飞就关机了。
【 在 ian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要看是怎么拉的,怎么没拉住的吧
: 如果不是各方向一致,就有可能歪了
:
--
FROM 125.33.207.*
机载计算机反应是需要时间的。
你不知道加速度跟净推力成正比,而不是速度跟净推力成正比吧?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蹦了一下...火箭是逐渐加速的,哪来的蹦了一下。看视频,明明是飞出去,加速了一段时间后才关机的,而不是离开试验台立刻关机。
--
FROM 125.33.207.*
你说的逐渐加速视频能看出来是二阶导数在增大?别搞笑了。
崩脱显然是发生在0速度推力可能最大的状态下,此后停机前飞起来的过程中速度还会增加不是正常的?诊断、控制和执行环节有滞后不是正常的?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反应时间?你没看视频?不要说计算机,人工操作也比这快。
: 逐渐加速,就是速度逐渐加大,不是加速度逐渐加大的意思。
: 而且实际情况加速度也是逐渐加大的,假如推力恒定。
--
FROM 125.33.207.*
我说的意思你没读懂吧?
首秀,你说的逐渐加速,先排除推力增大加速度增大。
其次,你承认,只要还有推力,速度有增加是正常的,对吧?崩脱时应该是有推力的状态,所以此后有加速也是正常的吧?
第三,你以为自动关机应该就是个灯开关,啪一下就没了?但是,且不说诊断和控制部分需要时间,应该物理部分都没有惯性,涡轮泵都立马0秒停转,电磁阀能0秒断流,管道内立马清空?连燃烧室的余火余压都应该一下子消失?
第四,你说的立马见效的有,人工和自动的自爆,但是不适用于此场合。
第五,你现在扯总质量减小,你没考虑短时内减少的那部分占比多大吗?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阅读障碍?看不懂我说的逐渐加速,是速度逐渐加大的解释?
: 另外加速度逐渐加大不需要看出来,质量变小推力恒定,加速度加大。火箭发射都这样。
: 你是不是和不懂月球自转的网友一个水平?
: ...................
--
FROM 125.33.207.*
所以没有因为在台歪斜而在脱离前就执行关机。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动机关机,就不会再供送燃料了。
: 这次火箭是飞到半空中才被执行关机的。
--
FROM 125.33.207.*
关机到底用了多少秒我不知道,你说的10秒里或许还有已经启动关机动作以后的时间。之前的诊断和控制动作占用的时间有多少,多少合理,似乎不是你拍脑袋可以判断的。因为这里,首先你的10秒关机的判断前提就需要说通。
如果按马后炮的判断来设置技术方案的话,很多方面都可以改进,这个改进本来可能简单廉价得让人吐血。但是未知的未知不能以马后炮来要求。我们只能要求相关各部门依照现行的安全规则和最佳实践,尽职即可。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关机需要10s?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首先你的观察依据视频目视速度,这就不足以准确判断判断弹道的10秒上升段内,速度的连续变化率是正还是负,所以你说的10秒就是不扎实的说法。
我说的是,你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保持对专业的敬畏之心,不要信口说些自作聪明的马后炮。不妨多说些预见性的,非人云亦云的说法来证明下你自己的脑子和判断力。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从离开发射台,到关机,需要10s?
: 我的问题是,不需要10s。我就问问有没有我没有考虑到因素,确实需要10s。
: 你开始回答各种流程操作需要时间,所以这个时间是合理的,现在又回答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
FROM 125.33.207.*
万幸是吧,拉歪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不过我马后炮看,觉得像是几个固定点连续快速崩脱,没时间歪多少就脱离了。
如果那么大的东西能快速大歪的话,拉歪过程中固定点的受力应该也蛮大的,因为竖向锚固点的偏矩小但箭体偏转的角动量(转动惯量)还挺大的。
现象可能也说明是固定的总体设计裕量不足,而不是孤立和偶发的单点固定构件有机械缺陷断裂这类的。瞎猜。
【 在 drif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万幸的是,没拉住也没拉歪,往天上飞了,要是拉歪了,就不知是往哪里飞了。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多点固定这种,裕量不足就可能会出现雪崩式的连续断裂。如果3点固定,剪断1个剩下2个受力分摊更大。除非裕量大到2点也可以承受动态的极限拉力(包括异常情况下各种方向的冲击),不然就是固定点相继断裂完。
【 在 drif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是万幸,现在是基本没起到任何固定作用,拉力对推理来说太小了,只要拉力勉强拽不住火箭,固定的装置不可能同时断。
--
FROM 125.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