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说一个预感,鳖版星链将来会像电动车一样
我更正一下细节,我早就说过,甲烷燃料发动机,不锈钢箭体,垂直回收,并联发动机,还有全流量分级燃烧,热分级,过冷推进剂这些,都不是马斯克的先提出的技术,也不是他先做成功的技术,其中只有垂直回收马斯克做的比30多年前的DC-X更实用化。所以,没什么星舰的技术,除非加定语说更细节化的事项,不过这也没多少革命性。
【 在 riverwal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期两个大新闻,一个是8院的VTVL 10公里实验,另一个是意外首飞上天又摔下来的天龙3。一个是国家队结合民营稳扎稳打,一个是过于激进步子太大扯了。两个事情都指向一个现象,国内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已经取得实质突破,而且多家竞争十分激烈。
: 几年之后至少4~5家鳖版猎9都会上天。而且其中会不乏甲烷机,不锈钢箭体这样的星舰技术。如此之多的型号,叠加复用特性,需要打大量的卫星才能支撑起这些产能。而且以国内的产业链整合程度,火箭和卫星的成本都能做得更低。而能接得住这种产能的只有星链了。可以预期,各种版本国产星链也会“卷”起来。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有啥办法,别人在不管不顾地污染,且以后可能有很大军事潜力。
对方不自觉,只能选择用魔法打败魔法了,或许,等到他们要求我们限制的时候,它们自己总得限制一下自己吧?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那样,就是天文观测的末日了
: 鳖版星链在商业化的前途方面也不是很看好,只能说在今后不远的ww3的时候,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
FROM 125.33.207.*
我觉得你也有关高估马斯克了,这个世道终归拼的是工程化和集体主义。
马斯克现在只是用充满信心的远景和选择性披露言辞来撑着过,还没到“最大动压点”呢。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而马义隆已经53岁了,顶多再干12年。到65岁的时候能不因为年老昏聩判断失误拖后腿就不错了
:
--
FROM 125.33.207.*
海里有“Kessler syndrome”的前景吗?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多几十万课卫星而已,何来没法打。海里几十万艘船,照样打海战
--
FROM 125.33.207.*
船碰撞后会全部形成碎片吗?残骸碎片会在航道上漂几年吗?海上撞击事故后,其他船碰到漂浮残骸会有卫星被太空垃圾碰撞同样的致命危险吗?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年飞机碰撞比卫星碰撞多很多。轮船碰撞也比卫星碰撞多很多
--
FROM 125.33.207.*
我提到凯斯勒效应这就是说太空,跟飞机和海上航行最大的不同,你一直在顾左右而言他。你这个类比显然不恰当。你怎么不说地球表面几十亿人也不碰成碎片呢?
低轨防碰规避和硬防护现在越来越重要,这两年发生的影响空间站的事件已经很频繁了。而卫星和太空垃圾数量还在迅速增加。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是飞机和飞机/车辆碰撞,船和船碰撞,没算碎片。就是说在地球表面,飞机轮船是经常发生碰撞事故的。
: 对应的,被你们称为垃圾场的低轨,只要碰到碎片就算碰撞就会发生大事故,但是实际碰撞事故很少发生。
: 这个说明了低轨其实并没有你们感觉的那么危险,余地还很大。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我已经说了最近两年困扰空间站的事情了,比方去年的中国空间站的躲避、空间站的损坏和防护加固,最近俄卫星解体导致ISS的人员避险动作。这就是先兆,不加控制的话会损失惨重,到不了全面摧毁就会被迫自限。
你“认为”的说法显然是先有立场,然后拼命车轱辘话嘴硬。这就是你一贯的风格。你最好提供点实在的依据,而不是拍脑袋。
按你现在的说法,可能你总算意识到差别了,现在你认为我提到凯斯勒效应的时候,你胡扯什么海上船只是不是完全没脑子?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个效应是指一旦超过某个极限,就会雪崩一样摧毁所有卫星。
: 这个奇点目前没有到来。什么时候到,有各种理论计算。但是我比较乐观,认为还有很大余地。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你现在又转进到老话题了,你先说,你在讨论上下文里,说那个海上船只密度是不是胡扯吧?
这个老话题,你要知道纯粹统计数据出的结论,短时趋势不能可靠地外推。你在几年的数据里选个你最喜欢的几个月的波段斜率来预测以后?你怎么排除短时因素或者马斯克短时轨道规划的影响?
而机理是可以外推的。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依据就是星链报告的规避机动在卫星数量增加的前提下最近半年停止了增长(实际是减少)。
--
FROM 125.33.207.*
那近两年的麻烦你就直接先无视了?还有你信口开河瞎类比是不是很不恰当?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星链的规避数据能否维持。
--
FROM 125.33.207.*
就纯统计结论而言,通常认为宽范围的数据比短时的数据更具有外推性。短时数据要排除暂时性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果可以的话。数据遗忘因子应该是多少这个要基于更宽的数据才能决定。
另外,前边我说的你似乎没懂,机理是可以外推的。目前基本的机理没有逆转,而所谓的趋势逆转还只是基于数据的猜测,很难说其中有没有操纵,或者类似于你所述那种改指标损失安全性的做法。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是前几年的数据可以无休止外推,无视最新的实际数据?
--
FROM 125.33.207.*